“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25.10.2013  16:31
        10月15日,由我院眼科完成的“新生血管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通过了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本研究建立了角膜新生血管和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在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以及羊膜移植对角膜缘干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在分子水平阐述了血管内皮抑素的作用机理,对多种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本研究创建了B16细胞株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可半定量计算,为新生血管的药物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通过利用角膜和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研究并在国内首次证实了血管内皮抑素(恩度)对上述动物模型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在国内首次将沙棘黄酮应用于眼视网膜色素细胞的过氧化损伤模型中,证实其对色素细胞有保护作用,防止新生血管的形成。基于大鼠角膜烧伤的动物实验,采用羊膜覆盖的方法,通过研究PCNA和P63分子水平的变化,证实了角膜缘干细胞在角膜烧伤中的免疫作用机理,促进了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阻止了新生血管的形成。本研究方法科学,临床实用性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研究已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全国数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并在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华西医学,华西药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篇,培养了数名研究生和规培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