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留人 产业留心
随着深化农村改革的推进,优质的基础设施配套已经不再是稀罕事。居住环境留住了人,产业配套才能留住村民的心。且看我省各地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实现产业兴村。
富顺——
流转土地四结合 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民变产业化工人。近年来,富顺县永年镇着力破解“三农”难题,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路子,在引导土地规模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10月中旬,记者来到永年镇采访。
“一开始,镇上就挂牌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镇农业服务中心具体承担流转服务工作,镇财政配套资金,保证中心高效运转。”镇党委书记陈昌伦说。
在该镇洗马村,村民们正在水田里挖藕。“今年我种藕的效益比较好,准备明年扩大面积。”在此种藕的业主刘吉潮很有收获。
“我们为推进土地流转,搞好了‘四个结合’。”陈昌伦介绍说,一是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结合金土地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标准粮田等项目,在实施这些项目之前,就先制定土地流转方案,对项目需要的土地实行先流转再实施。二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注重依托现有成功的种植、养殖优势,发展笋竹、甜橙、白鹅、生态鱼、黑山羊、生猪、蛋鸡等产业,进行种养结合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三是与闲置土地利用相结合。四是与农民合作社发展相结合。
目前,该镇已引进经营业主21家。“来我们村搞开发的老板越来越多,他们得到了发展,我们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都成了产业工人,领固定工资!”在公司上班的村民张焕能说,自己每个月的工资近2000元。
特约记者 许鹏
泸县——
打造文化生态园 让农民享受改革红利
“由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副主任、分管副县长牵头成立领导组,学习借鉴全省各地先进经验。”泸县县委书记郭庆近日召集福集镇、县农工办等相关部门,传达全省深化农村改革会议精神,研究下一步工作。“从全省来看,我们做得较好的是探索了四种股权,实现了龙桥文化生态园的升级配套,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会上,福集镇党委书记唐栋良介绍了经验。
在完成承包地、宅基地、房屋、林权等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福集镇探索拓展合作组织经营股权、集体资产量化股权、国有资产变通股权,及社会投入置换股权4种股权机制,大幅度增加了农民资产权益和股份收益。目前,园区已实现量化股权2.37万股,总股本金7.26亿元。
同时,福集镇连续3年总共投入财政资金3.2亿元对龙桥文化生态园区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合作社还组建旅游发展公司,通过公司开展实体经营,扶持园区农民发展“房东经济”,目前园区已建成家庭农场7个、主题观光园5个、农家乐17家、农场超市13家,实现产值近3亿元。
“走出门去,向各地学习先进经验,深入到村到农户,与相关部门对接,拿出新举措,推进龙桥文化生态园配套改革,为全县其他各镇探索出经验。”郭庆说,农村改革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就既要让参与者大胆推进改革,又能让农民享受到改革红利。
记者 曾佐然
古蔺——
打造产村相融 有“实体”的才叫新村
“产业和新村相结合,村民才能留得住。”近日,古蔺县马嘶苗乡接待了一批前来参观的兄弟乡镇,党委副书记邹沁佚指着建成不久的新村,谈起了改革心得。
邹沁佚说,为了打造新村,政府负责完善水、电、路、中心文化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及排污、绿化等配套公共设施,并以每平方补助100元给村民建房。据了解,该新村聚居点规划建设68户,分为152平方米、182平方米、215平方米三种基本户型,二层结构,风格融合了川南民居和苗族特色,以沿道路独栋式、组团式进行布局。“新村聚居点一期25户现已基本入住。”茶园村村支书罗昭宣说。
打造好了新村,还要打造产业。近两年,古蔺县在马嘶苗乡新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示范区,该示范区面积78平方公里,覆盖5个村、38个村民小组、1.35万人。示范区内,政府规划打造了万亩核桃基地,配套红同路、八水路等7条通村水泥路和蓄水池、渠道等基础设施;示范区内还规划了万亩绿茶基地,配套新寨、新店、建文等8条通村水泥路和茶园村提灌站、新寨供水站、建新供水站等基础设施。目前,示范区各项工程建设基本完成。
近年来,古蔺县依托烤烟、名优水果等特色产业,先后在马蹄、马嘶、大寨等地建起新农村示范片区,一个个新村聚居点崭新亮相,昔日的泥泞村道变身水泥路,土坯房变身别墅群,荆棘林变成万亩产业园区,“产村相融、实体新村”名副其实。特约通讯员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