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建设 让蜀乡村民幸福指数攀升

18.01.2016  11:03

 

 

明月村村民进行房屋风貌改造。


        种出产业 留住乡愁
□记者 刘佳 文/图
    农业人口占比71%,地处成都三圈层的蒲江县,是我省60个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之一。3年来,通过全域新村建设,蒲江乡间焕发出了别样生机。
    2015年,我省以 “五大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这一年,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也如火如荼地推进。作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包括蒲江县在内的各个示范县,走出了一条契合各地区域特点,多维度、多元化的发展道路,示范县建设也因此成为我省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故事
    产村相融助增收
    旧村改造换新颜
    40岁出头的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四组村民刘业蔚和妻子,2013年放弃了年收入10多万的装修工作,从苏州回到老家,重操旧业种起了柑橘。
    这一年,两河村的新村聚居点“两河逸园”落成,刘业蔚夫妇一家从老屋搬进了两层楼的“别墅”;家里的十亩地里种的也不再是传统的柑橘,而是经济效益高得多的杂柑。
    “新村建得再巴适,莫法挣钱就留不住人。”两河村村主任倪怀松介绍说,为免“空心”,两河村配合新村建设提出了“三基地一家园”的发展理念,结合地缘优势,改良品种大力发展柑橘、草莓和猕猴桃种植,并开发乡村旅游。如今,刘业蔚家中的柑橘树嫁接不过三年,但一年下来的产值已能抵上过去夫妻俩在外打工一年的收益,产业的红火发展点燃了两河村人回归乡土的热情,“我们村现在有约90%的农户留在家中。”谈及此,倪怀松难掩骄傲。2015年,两河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32000元。
    除了持续助农增收,2015年两河村的旧村改造在这一年正式铺开,涉及农户80余户。两河村村支书姚庆英告诉记者,他们此次的改造重点主要涉及基础设施、环境整治以及房屋的风貌打造和内部整治,“从去年3月开始到10月全部完工,改造后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村里的整体环境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姚庆英说。
    依傍着村口的千年邛窑,甘溪镇明月村则将文化传承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在该村六组推出了“谌塝塝”项目,既坚持政府主导,又尊重村民意愿。保留和突出村庄特色资源、地貌和自然形态,加强村庄特色文化保护和风貌塑造,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不仅引入工艺美术大师李清、知名主持人宁远等川内文化 “大咖”进驻,还积极鼓励村民借力旧村改造创业致富。
    “我们这个项目当下主要在六组的10户农家进行试点,希望借此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新村建设之路。”明月村村主任杨枝洪说。

观察
    新村建设成果丰硕
    仍有问题亟待攻克
    蒲江的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我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按照2014年12月出台的《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行 动 方 案 (2014—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
    其中,扶贫解困行动主要以连片扶贫攻坚为主战场,全力以赴帮助贫困群众奔小康致富,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产业提升行动在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不断夯实新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旧村改造行动注重从实际出发,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待必待,整体提升村庄建设水平;环境整治行动贯穿生态文明的理念,营造优美的乡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文化传承行动旨在挖掘传统文化底蕴,把耕读文明的元素、符号和故事融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为新村注入灵魂,建设 “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根据 《方案》,2015年我省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000个,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县。本月6号,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对2015年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据初步估算,该年我省建成幸福美丽新村5123个,累计达9199个。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要平台,我省第二轮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建设也在2015年迎来3年验收。验收考评报告显示,此轮建设涉及农户135.4万户,共计449.5万人,规划区域内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村落民居建设显著进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进展较大。这显示出,示范县建设已成为我省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
    “成果丰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省委农工委新农村处处长董进智告诉记者,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总体要求,目前我省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规划滞后、投入不够、主体缺位,发展不均等问题。尤其是当下,我省将旧村改造作为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成败之举。需要各地更加贴合当地实际来进行建改保,在改造过程中尊重村庄演进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乡村风貌。让村庄与城镇互动,与产业融合,与自然和谐,传承历史文化,但绝对不“千村一面”。“我们鼓励各地在学习他县(市、区),尤其是示范县的先进经验时,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谋定而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