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四川扶贫工作的新思考

25.02.2015  02:55

        狭路相逢勇者胜。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立下“军令状”往往最管用。不久前,我省21个市(州)根据《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与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我省将对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实施分类考核,由过去过于看重GDP等宏观经济指标转变为主要考核减贫数量和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而且按照10%的“末位考核”比例,连续两年排名靠后的贫困县领导将被问责。
        为什么要采取立下“军令状”的铁腕政策?因为这是四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紧迫需要。全面小康的核心要义是富民,在全面小康社会里,贫富差距有,但是绝对贫困不能有。按照现在的标准,如果一个家庭人均一年挣不到2300元,那就是绝对贫困户。四川贫困人口多达600万,其中“四大片区”就有390万,现在到2020年只有5年多时间了,每年要减少贫困人口100多万才能过关。这么重的任务,如果没有特殊举措,没有横刀立马的勇气,没有誓不罢休的果决,四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就会落空。
        这份“军令状”既体现了勇气和决心,更体现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信心。分类考核内容包括三大类18项目标,最大的特点就是看扶贫效果而不是看GDP等宏观数据,实实在在地数一数贫困人口减少数量,实实在在看一看贫困点人口生活水平。过去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个是扶贫资金“撒胡椒面”,根据贫困“帽子”、贫困人口数量简单分配;第二个是个别地方热衷于打造凸显政绩的扶贫“盆景”;第三个是没有发挥贫困群众的主动性。要改变这些有水分的增长,弄虚作假的致富,就要靠科学的考核办法。这份“军令状”没有回避这些问题,以鼓励“摘帽”为导向,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这道“硬杠杠”,釜底抽薪根治恶疾。
        实现每年减贫100万的目标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政治任务。88个贫困县的县级领导干部如果不愿意被“打板子”,就要努力去“摘帽子”,摘掉贫困县帽子看起来难,但是只要看到机遇,看到优势,找准办法,就没有什么不可能。要看到机遇,省委、省政府对“四大片区”分类施策、辨证施治,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推动,政策针对性、操作性很强。高原藏区方面,省上出台了《关于加快藏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大小凉山彝区、甘孜州正在搞三年交通大会战,秦巴山区作为川陕革命老区、川东北新兴增长极正在加快崛起。只要抓住机遇,就能苟日新、日日新。要看到优势,四川贫困地区资源丰富,水电、矿产、天然气、页岩气、特色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让这些地方成了“聚宝盆”,成了国家下一步开发的“黄金屋”。落后意味着还有发展潜力,潜力就是优势。要找准办法,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统筹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各类资源,实施精准扶贫等政策,都已是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定下来的事,因此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要有政策底气,关键是要开动脑筋、大胆闯、勇敢拼。
        “军令状”是管将军管干部的“紧箍咒”、“冲锋号”,更是我省600万贫困人口致富奔康的“加速器”。脱贫致富,归根到底是贫困群众自己的事情,政府和干部给政策、搭台子、架梯子,关键还要看老乡们能不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小康不小康,还是关键看老乡。政府要创新扶贫办法让群众自己决策、自己管理、自我服务,干什么项目、怎么干都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广大群众既能短时期脱贫,更能增长自我发展、抵御返贫风险的能力。
        (作者单位:省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