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三个多月,德国在对华问题上为何依然模棱两可?

23.03.2022  17:29

  中德关系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维护好中德关系,不仅符合中德两国的各自利益,也有利于展现中德两国的大国担当,促进双方在国际事务中携手合作,为改善全球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去年12月,由德国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执政的“红绿灯”政府上台,至今已经有三个多月。从目前的情况看,新政府在对华问题上表现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态度。

德国总理朔尔茨。人民视觉  资料图

  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一,联合执政的三党拥有不同的政治主张。

  德国新政府对华态度的不明朗,与联合执政的三党所代表的不同意识形态色彩和各自的派系结构有关。总理朔尔茨属于社民党中的务实派,作为前总理默克尔时期的副总理和财长,更愿意继承默克尔的政治遗产,在对华关系上,采取以利益为基础和妥协处理冲突的务实外交政策。而长期作为反对党存在的绿党和自民党,一向对华态度强硬,特别是绿党籍的外长贝尔伯克,在立陶宛、香港、新疆、冬奥会等问题上多次公开指责中国。联合执政的三党不仅权力被严重分散,而且在对华态度上分歧严重,这势必对中德关系造成一定的冲击,至少在联合执政的初期。

  第二,《联合执政协议》中的对华政策交织着建设性和对抗性。

  2021年11月24日,经过艰苦谈判,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就联合执政达成了一致,对外正式发布了主导未来四年执政的纲领性文件《勇于进取:联合执政协议》。其中有关中德关系的内容,释放出积极的信号:第一,新政府延续了默克尔执政后期对中国的三重角色定义“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但坚持“合作第一、竞争第二、对抗第三”的排序;第二,协议强调,以人权和国际法为双边合作的基础,以公平竞争为原则,而并没有把人权凌驾于主权之上,显然摒弃了自民党一贯坚持的人权高于一切的主张;第三,三党在协议中表示,要继续“中德政府磋商机制”,鉴于德国仅与世界上极少数国家建立了政府磋商机制,中德政府磋商机制可以说是默克尔留下的最重要的对华政策遗产,而新政府则对此表现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

  第三,朔尔茨的《施政宣言》更偏重务实的对华策略。

  2021年12月15日,与默克尔一样,联邦总理朔尔茨也在上任第二周向联邦议会宣读了自己的《施政宣言》,从中可以解读出其对华关系的务实态度。第一,朔尔茨没有使用德国外交部方面热衷的“价值观外交”这一词汇;第二,朔尔茨强调,“对华政策要建立在一个真实中国的基础上”,这与默克尔所主张的“要用其他当事人的眼光来看现实世界”如出一辙;第三,朔尔茨提到中国在科技和军事领域的强大,但是没有使用“制度性对手”这一表述;第四,舒尔茨指出,“要与中国就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考验开展合作”,明确了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五,朔尔茨强调要“与中国进行公平、互利、规则平等的经济竞争”,指出公平、互利和平等是竞争的主基调。

  德国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分析

  经济合作持续向好,从长远看,中德关系未来走向乐观。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2年2月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德贸易额再创新高,达2453亿欧元,比2020年增长15.1%,中国连续第6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是德国第二大出口目的国,2021年达1036亿欧元,同比增长8.1%,仅次于美国(1221亿欧元)。德国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国仍是中国,2021年进口总额1417亿欧元,同比增长20.8%。

  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只要中德经贸投资关系保持稳定而良好的发展态势,从长远看,中德关系的基本盘就不会被动摇。朔尔茨深谙与中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他在担任汉堡市长期间,曾大力扩大汉堡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并一手促成了中远集团与汉堡港的合作,使中远集团拥有汉堡Tollerort货运码头35%的股份。朔尔茨在制定对华政策时,首先会考虑德国的整体利益,这必定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尽管外长贝尔伯克宣称执行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外交路线,但是在重大外交议题上,都会由总理府指明方向。从长远看,未来德国对华政策很显然会基于利益而不是基于价值。对于来自美国的“选边站队”压力,从三个月的执政实绩来看,朔尔茨成功顶住了压力,甚至在今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反对将欧洲看作是中美之间经济博弈的“傀儡”。

  从短期看,中德关系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持续波动。

  由于联合执政的三党政治理念不同,中德关系下一步发展将会变得相当复杂,德国对华外交政策在近期将处于一个摇摆不定的阶段。

  尽管中德经贸关系发展符合双方核心利益,但是近来德国主流媒体不断发出“警惕德国经济过度依赖中国”的声音:既警惕对中国供应链的高度依赖,也要防止中国企业在德国有过多投资。这一类声音在德国还是激起了一定反响。

  外长贝尔伯克是否真能处理好同总理朔尔茨的关系,并在对华政策上达成一种默契,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从朔尔茨本身来讲,虽然对中国相对友好,但是他是否能像默克尔那样有耐心倾听中国声音,是否有足够诚意尊重中国国情并理解治理一个14亿人口大国的艰辛,还是未知数。

  此外,在社民党内部,亲美的大西洋派势力日渐强大,也带给朔尔茨一定压力。同时,他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制约联合政府里的绿党和自民党,目前也不得知。执政三党相互掣肘,总理朔尔茨究竟何时并如何才能平衡其他两党主张,排除干扰,将对华政策引到务实轨道上来,还有待观望。

  今年是中德两国建交50周年。如何以此为契机,从德国的现实最大利益出发,避免意识形态的无谓之争,将双边关系引向明朗、务实的方向,是德国新一届政府急需解答的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方利益冲突逐渐激化的当下,中德两国维持好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同在国际事务中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应对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将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