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芝鸿独家解读新常态:认为GDP不再重要是误解

05.03.2015  13:48

   编者按: 3月3日,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接受凤凰网独家访谈,权威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本网转载于后,帮助大家准确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科学内涵。

——校党委宣传部

  关于“新常态”这一概念,此前媒体公开报道称最早始于习近平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提出。对此,施芝鸿通过凤凰网予以纠正,确切为“习近平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解释莫衷一是,其准确内涵究竟指什么?施芝鸿指出,仅有增长减速而没有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不是希望见到的一种新常态,相反,有较高效率支撑的中速增长才是所期望的新常态。他还向凤凰网强调,中高速增长是有明确底线的新常态,就近几年而言,底线就是6%-7%的增长。

  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增长转换,不少地方主动下调了DGP增速。如何认识并适应新常态?施芝鸿指出,那种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总值已不再重要,是对新常态的一种误解,“一些地方在淡化GDP方面恐怕是走了极端,他们在年度经济发展计划中纷纷下调了今年GDP增长预期指标,把淡化GDP变成了弱化GDP,个别地方甚至干脆取消了GDP增长的预期指标。这是片面理解了经济增长新常态的结果。如不及时予以纠正,会导致出现全局性问题。”

  施芝鸿认为,适应新常态,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提出这一理论概念基于的两种极为重要的新情况:一是新常态是一种势必至此的新常态,对此要心平气和地看待;另一种新情况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在近两年时间里,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新变化,展现出的新气象,以及由此开创的新局面,“这样的新局面,是由锐意进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营造的一种趋势性的新常态”。因此,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并不是要安于现状,而是要主动适应、积极引领。

  习近平首提新常态是在河南考察之前

  凤凰网:去年10月13日,您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的文章,指出十个趋势性的新常态,被视为迄今有关新常态的权威解读。首先想围绕概念本身请您做下梳理,“新常态”这一概念最早什么时候提出?

  施芝鸿:新常态这个词已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截至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本人也已经就新常态问题讲过或论述过12次之多。

  这里就很自然地引申出一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最早讲新常态是什么时候?我注意到,现在海内外的平面媒体、网络媒体,都把新常态这一概念说成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来的。一些外国媒体也说:“中国领导人是2014年5月解释经济增长放缓形势时首次使用新常态这个说法的。”包括我自己在去年10月13日的那篇文章中,也沿用过这一说法。

  那篇文章发表后, 我经过深入考证发现,“新常态”的概念,其实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来的。 他说:“我们注重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各类问题,既防范增长速度滑出底线,又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既强调改善民生工作,又实事求是调整一些过度承诺;既高度关注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影子银行、群体性事件等风险点,又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风险。”

  请注意,这才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常态”的格林威治时间!希望通过凤凰网今天这次专访,能把这个重要信息传播出去,以便媒体和受众今后再谈到这个问题时都能使用这个准确的时间点。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准确内涵

  凤凰网:我们注意到,内地和海外媒体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诠释不尽统一,有的偏重于讲内涵,有的偏重于讲外延,还有的偏重于讲特征和讲特点。在您看来,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底是指什么呢?

  施芝鸿:在媒体的解读中确实存在你说的这种情况。经济学家吴敬琏最近在一次会议上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对新常态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大体上以下两点比较一致:第一是GDP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甚至中速增长转变;第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向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增长转变。他认为,这两者中的前一点,即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已成为各界共识。至于第二点,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却是一件尚未实现、有待努力的事情。他还说,这样,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如果增长速度下降过程中效率没有改善,原来由GDP数量扩张所掩盖的许多经济社会矛盾就会暴露出来,而且会造成减速过快、经济社会矛盾加剧的困境。因此, 仅有增长减速而没有增长质量的提高并不是我们希望见到的一种新常态,相反,有较高效率支撑的中速增长才是我们所期望的新常态。

  我认为,吴敬琏先生的这一说法是准确的。从时态上看,他说的第一种情况,属于客观存在的已然的新常态,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势逼至此的新常态;他说的第二种情况,属于未然的、符合我们愿望而又需要我们去努力促成的新常态,实际上也就是需要通过我们主观努力去推动实现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就是我刚才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来的。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2014年11月9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以及2014年12月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概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大特点。其中,第一个特点属于已然,后两个特点属于未然。

  李克强总理在国内和国外出访中谈到这一问题时也说过,在新常态下,要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必须由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坚定不移推动结构性改革,不一味追求增长速度,使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就可以使紧绷的供求关系变得舒缓,重荷的资源环境得以减负,就可以腾出手来推动结构性改革,使中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演进。这样,中国经济的列车不仅不会掉挡失速,反而会跑得更稳健有力,带来新机遇,形成新动能。中高速增长属于已然,中高端水平属于未然。所以,我们大家都应该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内涵、外延所作的科学阐述。

  经济新常态是有底线的,即保持在6%-7%的增长区间

  凤凰网: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由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这样的新常态是由哪些情况引起的?

  施芝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既有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也有内在的经济规律。中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后出现的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就是一种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新状态、正常态,而新常态的提出,则是尊重这种经济规律的体现。有经济学家认为,这有点像体育明星李娜、姚明和刘翔。在他们30岁之前,都堪称运动生涯的黄金期。一旦过了30岁,就开始显出运动生涯的疲态。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德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后发经济体,在追赶先行国家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经历过由后发优势引发的高速增长期到后发优势逐步消减的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期这一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率先说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实事求是地承认了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新常态,突出的是新形势下“变”和“动”的常态化,动力转换、结构升级、风险释放都将是新的常态。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 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由持续多年高速增长转挡后出现的一种有明确底线的新常态、新状态。就近几年而言,底线就是6%-7%。如果跌破这一底线,就不能再称为新常态、而应视为非常态了。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间调控这一重要观点的。也就是说,新常态是有明确区间的。区间同刚才说的新常态、新状态下的底线是同一个意思。中央领导经常说经济增长速度不能滑出底线,因为滑出底线就不再是我们所说的新常态、而是一种非常态了。

  至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由哪些情况引起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主要是由经济发展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三期叠加”的新形势引起的。“三期叠加”就好比我国沿海地区在夏季经常出现的台风、暴雨、天文潮“三碰头”一样。“三碰头”,会引发沿海地区在汛期的洪涝灾害;“三期叠加”则会引发我国经济增长由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这样既老又常的状态即老常态,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的那样:在“三期叠加”这个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必然会下降,但也不会无限下滑;经济结构调整确实是痛苦的,却是不得不过的关口;前期政策消化是必需的,但可以通过有效引导减缓消化过程中各类风险的影响。中国出现的由持续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的新常态,将给我们提供应对深层结构问题的更多空间,为将来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增长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也有些专家认为,“新常态”与“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是包含关系而非因果关系。新常态是一个更全面和动态的判断,是基于三期叠加判断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总结。三期叠加更多突出的是风险和挑战;而新常态在强调风险的同时,更强调潜力和机遇。而且,三期叠加本身就是新常态的表现特征,这样的看法当然也是不无道理的。

  认为生产总值不再重要是对新常态的误解

  凤凰网:如何认识并应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尤其对各级官员而言。习近平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这个大逻辑应当如何理解?

  施芝鸿: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大逻辑,是指对新常态的认识、适应、引领,构成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适应和改造这样一组有密切联系的逻辑组合。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唯有尽快认识新常态、自觉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才能与时俱进地抓住新常态下的新机遇、构思新常态下的新思路、谋求新常态下的新作为。这既是一种逻辑的要求,也是一种逻辑的必然。这个大逻辑之大,是指它关乎的问题之大、作用之大、影响之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不仅提出了这个大逻辑,而且运用这个大逻辑深刻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当怎样认识、怎样适应、怎样引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9个趋势性变化。新常态的这9大特征,其实质是集中体现了增速适度、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这就启迪我们,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决不是要安于现状,而是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深刻理解、统一认识,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所有这些,生动体现了党中央在准确认识、深刻认识、全面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正在主动适应、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积极引领新常态。

  在遵循新常态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的过程中,既要因势利导、坚持发展、主动作为,又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奋发有为。 那种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生产总值已不再重要了,这是对新常态的一种误解。 不能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不等于不要生产总值;不再追求10%左右的高速增长,不是不要增长。

  最近,我看到各地2015年经济增长预期指标所作的统计分析, 一些地方在淡化GDP方面恐怕是走了极端,他们在年度经济发展计划中纷纷下调了今年GDP增长预期指标,把淡化GDP变成了弱化GDP,个别地方甚至干脆取消了GDP增长的预期指标。这是片面理解了经济增长新常态的结果。如不及时予以纠正,会导致出现全局性问题。 比如,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要求来看,如果今年我国经济能够实现7%左右的增长,则“十三五”时期全国经济增速保持6.5%的增长就是底线,绝不能滑出这个底线和区间。

应当明确,经济发展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没有改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定位,因此,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关键在于,我们要的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生产总值和稳定的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发展的工作总基调,仍然是稳中求进。“稳”的重点,是稳住经济运行,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常态是势逼至此,更是新一届领导自觉营造的趋势性新常态

  凤凰网:最近有专家学者提出,对新常态的使用应该只限于经济领域,否则就是对新常态概念使用的一种庸俗化和泛化。您的文章提到了远不止于经济领域的趋势性新常态。对此您怎么看?如何区分新常态的庸俗化和引申化?

  施芝鸿:我也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有的经济学家很有针对性地提出,不能把经济增长速度无限制下行视为新常态,不能把需求不足视为新常态,不能把通货紧缩视为新常态。那样,将导致长期经济政策发生偏离。还有的专家提出,新常态不是一个框,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不宜把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都纳入新常态,也不宜把一些短期现象都纳入新常态。这样的看法和说法是完全正确的。80年代中期,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概念时,也出现过把初级阶段当成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的情况。这样一种庸俗化和泛化的情况,当然是应当防止和纠正的。

  但是,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一词作出一些超越经济领域的、属于引申意义上的使用,恐怕不宜同庸俗化和泛化相提并论。

  我在去年10月13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那篇文章中提出,人们竞相引用新常态一词、认真追寻这一重大理论概念的来源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弄明白,习近平同志提出这一重大理论概念是源于以下两种极为重要的新情况。 第一种新情况是 ,随着客观世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而导致的一种势逼至此的新常态,这当然是需要我们用平常心态去认真看待和对待的。 第二种新情况是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8条基本要求,在近两年时间里,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给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充满希望的新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由此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可以说, 这样的新局面,是由锐意进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营造的一种趋势性的新常态。 对此,同样需要我们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认真看待和对待。我在那篇文章中提出新常态概念使用上的这两种情况,就是为了进行这种科学区分的。

  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这一新局面,既不同于以往,又相对稳定,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新格局、新态势,是一种带有趋势性、不可逆转的发展状态,表明中国正全方位走向新常态。也有些专家学者提出,新常态是理解当下中国发展走向的一把钥匙。新常态这一概念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具有超越经济发展的更全面、更深刻的意涵。事实上,新常态一词已成为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全新格局的代名词,是认识和理解我们党执政新理念的关键词。也有的专家提出,这种新常态是一个国家发展阶段的升华,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全方位多视角解读中国新常态,以积极的进取心态与之相适应,以波澜不惊、处之泰然的大国平常心态来认识新常态、理解新常态、认同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我同时还注意到,我们党的领导人在越出经济领域分析一些常态性、趋势性的问题时,还经常使用“常态化”、“长效机制”这样的概念。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开拓创新作为一种常态;要加强城市化常态化管理;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形成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在一些部门和地方工作中,也经常会出现对我们党和国家正在开展的工作用常态化进行的各种描述和论述。比如,中央反“四风”常态化;反腐是中国法治常态化;干部引咎辞职常态化;人大代表常态化联系群众;推动学雷锋常态化;建设文明城市需要常态化;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反垄断执法常态化;中俄海上联合军演已常态化;我国海监船实现在钓鱼岛巡航常态化,等等。显然,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这样的引申化使用,实际上也是在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方面工作展现的新变化、新进展、新常态。这样的引申化使用应该也是可以的。

  延伸阅读:

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和近期新的重要讲话札记

施芝鸿

  自2014年5月和7月习近平同志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平面媒体和新媒体上新常态一词频频出现,一些媒体还竞相追寻新常态这一理论概念的来源。可以说,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这本身也在成为一种新常态。

  其实,竞相引用新常态一词、认真追寻这一重大理论概念的来源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弄明白,习近平同志提出这一重大理论概念是源于以下两种极为重要的新情况。

  第一种新情况是,随着客观世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而导致的一种势逼至此的新常态,这当然是需要我们用平常心态去认真看待和对待的。正如习近平同志今年5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的,“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今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重申,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第二种新情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8条基本要求,在近两年时间里,励精图治、攻坚克难,给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带来一系列充满希望的新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新气象,由此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可以说,这样的新局面,是由锐意进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觉营造的一种趋势性的新常态。对此,同样需要我们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去认真看待和对待。

  指出新常态总体上源于上述两种新情况,特别是第二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权威的依据,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以中国梦凝聚力量,以抓改革激发活力,以改作风振奋人心,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成就、形成新风气、开创新局面”;在这个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阐释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这里列举的新成就、新风气、新局面和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实际上既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两年形成的各方面工作新常态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这些新常态的背景和条件。

  我们可以依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及近期新的重要讲话,集中梳理、系统归纳出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两年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动营造的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正在形成的以下10个方面趋势性的新常态。

  第一,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执政党在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又把这种自信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而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裹足不前、固步自封,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正在成为新常态;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不幻想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不把民主当作摆设的装饰品,把社会主义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结合起来,既让人民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让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正在成为新常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在前进的道路上既不割断历史,也不虚无历史,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正在成为新常态;不论改革开放怎么深化,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始终坚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基本要求,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二,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执政党正在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都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正在成为新常态;敢于下深水、涉险滩,勇于破藩篱、扫障碍,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正在成为新常态;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正在成为新常态;真枪真刀推进改革,强化督促考核机制,实行改革项目分兵把守,守土有责,主动出击,贴身紧逼,让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正在成为新常态;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三,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新阶段,把增长速度调整到合适的“挡位”,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正在成为新常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成效,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有机统一,保持政策定力,创造良好的发展预期和透明的宏观政策环境,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各种力量的协商和协调,切实防止出现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切实防止出现民族隔阂、民族冲突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切实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促使各类国家机关提高能力和效率,增进协调和配合,形成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切实防止出现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倡导反映全国各族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正在成为新常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正在成为新常态;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民族“根”和“魂”的中华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正在成为新常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正在成为新常态;一刻也不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使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让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六,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在成为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正在成为新常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好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作用,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正在成为新常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正在成为新常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七,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我们党顺应老百姓“盼环保”“求生态”的共同愿望,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探索走出一条环境保护新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正在成为新常态;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把节约资源作为根本之策,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正在成为新常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领导干部损害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八,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按照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要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并以这一强军目标统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正在成为新常态;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从制度上保证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权威,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正在成为新常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确保军队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抓住战争指导这个根本,推动军事战略创新发展,把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统一起来,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正在成为新常态;夯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践行人民军队根本宗旨,下大气力整肃军纪,加强军事法制建设,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九,在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所处的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正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继续推动人类朝着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正在成为新常态;观大势、谋大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外交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开展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工作密切结合,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打开外交工作新局面,展示我国外交新气象,正在成为新常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坚持正确义利观,既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也使我国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同时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决不允许在我们自己家门口生乱生事,决不接受中国的发展进程再度受到干扰和打断,正在成为新常态;敢于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稳妥应对涉我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正在成为新常态。

  第十,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形成新常态。当下中国,正在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中国共产党,本身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理想信念,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确保党永远不变质、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正在成为新常态;依靠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和选拔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让他们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正在成为新常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作风建设,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示范全党,不折不扣落实“八项规定”,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正在成为新常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正在成为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短短两年时间,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能够出现如此全面系统的振奋人心的新常态,说到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带头解放思想、敢字当头,敢于求变、敢于碰硬、敢于亮剑的结果,是坚持思想上与时俱进、发展上稳中求进、作风上断然改进、改革上锐意奋进的结果,是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克难理应在我,我们不做谁做、现在不做更待何时去做的使命感、责任感,敢作敢为敢担当,摒弃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打破掣肘当下中国发展进步的成规惯例,在内政外交的具体层面作出至关重要的重大改变的结果。一句话,当下中国各方面工作涌现的新常态,是锐意进取的精神引发的,是昂扬奋发的精神造就的。

  对于我们党内外和体制内外的同志、同仁、同胞来说,对当下中国各方面工作正在展现的新常态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如果不坚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就无法增强对各方面工作新常态的认知和认同、存异和求同,就无法摆脱“乱花渐欲迷人眼”,无法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也就难以提高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各方面工作新常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对各方面工作新常态认识到位、落实到位。

  对于相关国家、相关外国投资的市场主体来说,对当下中国各方面工作新常态也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习惯到习惯的问题,关键是要让自己的身子和脑子同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能身体进入21世纪,脑袋还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用旧眼光来观察新事物。

  比如,有人蓄意把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说成是“突然强硬、过于自信、过早示强”,说成是“蛮干”“傲慢”“咄咄逼人”。请问,难道我们这个星球上有哪一个主权国家是愿意把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拱手让给别国的吗?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共同维护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稳定大局”。他又强调:“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地区关系上,我们决不惹事,也决不怕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惯例和常态。这里不存在什么“突然强硬、过于自信、过早示强”的问题,也不存在所谓“蛮干”“傲慢”“咄咄逼人”的问题。再如,对各类市场主体坚持一视同仁反垄断,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在形成的各方面趋势性的新常态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涉案企业,既有外资企业,也有内资企业;既有民营企业,也有国有企业;既有某些国外大型跨国企业,也有中国民族品牌。就是说,不论企业的规模、形态、资本结构和所有制形式,只要违反了反垄断法,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都应该受到同样的法律追究和法律制裁。在这个问题上,与其指责中国选择性执法,不如反省自己有没有双重标准。

  总之,在当下中国,新常态已大量出现,今后还将持续涌现。对此,不仅我们党内外、体制内外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问题,相关国家、相关外国投资的市场主体也都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习惯的问题。还是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那句话:“要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要正确认识、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关键是要迅速调整心态,因为心态决定状态;迅速调整思路,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迅速调整眼界,因为眼界决定境界;迅速调整定位,因为定位决定站位。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13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