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在川农举行

30.05.2016  16:51
作者:记者吴晓颖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5月30日电(记者吴晓颖)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29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会议分享了国内精准扶贫研究成果,为脱贫攻坚贡献社科界学者的智慧和力量。

        精准扶贫、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精准扶贫已进入到最后的攻坚期。四川省也立足省情,提出“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截至2015年底,四川有贫困人口355.3万人。四川省政府提出,今年四川将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全年将实现10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50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和5个贫困县“摘帽”。

        会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周认为,政府要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来。李周说,政府扶贫属于第二次分配,社会扶贫属于第三次扶贫。扶贫发生率越高,贫困集聚度越高,政府扶贫模式的适用性越强。随着扶贫人口越来越少,扶贫分布越来越散,致贫因素越来越多,贫困瞄准越来越难,社会扶贫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他建议,社会组织在扶贫中应更加注重软件建设,加强对贫困群体、贫困地区农技人员、从教、医疗人员的培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及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在发言中谈到了教育扶贫的问题。他说,教育扶贫降低了贫困家庭的教育成本,是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已有研究表明,0-6岁是人生发展中最重要的几个阶段之一,也是教育投入回报率最高的阶段。当前,四川省内的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都在实施幼儿园免费教育计划,贵州等地也在要求所有贫困村建幼儿园。(完)

      新闻来源: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6-05/30/c_1118955455.htm?plg_nld=1&plg_uin=1&plg_auth=1&plg_nld=1&plg_usr=1&plg_vkey=1&plg_dev=1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