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断层卫生堪忧:传统“刮脸”手艺难逢“春”
半躺在理发椅上,用热毛巾敷脸,刷一层肥皂泡,由技法娴熟的师傅用特制的刮脸刀剃须洁面,曾是很多男士打理形象、放松休闲的上佳选择。然而,目前这项古朴技法手艺在中国面临濒危的生存窘境。
人才断层:濒临失传的手艺绝活
辽宁省沈阳市有上万家发廊,孔雀理发店老板李金岭表示,刮脸是该理发店的特色。“以前能刮脸的老式理发店满街都是,可随着社会发展都纷纷倒闭。据我所知,目前偌大的沈阳市只有两家‘幸存’。”
64岁的刘峰在二十几年来,每周驱车1个小时,特地从市郊赶往市中心某理发店刮脸。“躺在那里,闭着眼睛,听着刮脸的沙沙声,感到很放松。记得小时候各个理发店都是理发、刮脸、掏耳朵一条龙服务,可现在几乎只剩下了美发功能。”
提供刮脸服务的大多为老式理发店,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传承的理发手艺。在琳琅满目的新式时尚美发厅遍地开花的今天,这些老式理发店的“坚守”显得异常艰难。李金岭告诉记者,“刮一次脸10元钱,如果算上热敷、冲洗等环节,要耗时20分钟。如果这个时间用来理发,则至少有15元以上的收益。由于收费低,因此不仅员工工资低,维持理发店运营也较为艰难。”
“没办法提价,谁愿意花大价钱去刮胡子啊?”不仅刮脸的利润低,会这项手艺的师傅也在日渐减少。在孔雀理发店,会刮脸的理发员只有7位,大多集中在40岁至50岁。“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嫌费工夫还赚得少。之前我带的几个学徒,学了一阵后就纷纷退出或改行。现在我们只有7位刮脸师傅,一旦这些人退休了,刮脸技术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李金岭说。
用途单一:中老年人的怀旧工具
“人上岁数后就喜欢老物件和老习俗,来刮脸就是为了追寻旧时光。”77岁的朱午铭老人感慨,自己年轻时常陪父亲去刮脸。“现在我年纪大了,似乎来刮刮脸,就能回到过去那段温馨的父子时光。”
34岁的张松是“刮脸大军”中罕见的年轻面孔。“朋友们都不理解我。其实刮脸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以前我还没长胡子时,总看见大人这么刮脸。现在我的胡子长全了,却发现能刮脸的师傅和理发店难以寻觅。”
记者观察到,前来刮脸的顾客中,80%的顾客是中老年人,而且以老主顾、回头客居多。李金岭对刮脸的未来客源颇为担心,“目前虽然每天来刮脸的都有二十几位,但老年人占据绝对主力。可以想象,随着时间推移,刮脸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平时很忙,用电动剃须刀两分钟就够了,而刮脸既要路上奔波,还要排队等候,一不小心半天就没了。”27岁的国企员工李想说,小时候父亲没有去理发店刮脸的习惯,所以自己也没有此类怀旧需求,“即使偶尔有空尝试,仅为图个新鲜,不可能长期坚持。”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表示,刮脸服务逐渐衰落是社会历史发展所致。“由于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很多年轻人没有旧式刮脸习俗带来的相关记忆,因此也不存在去刮脸的生活需要。”张思宁指出,一方面是工具的发展导致需求被抑制,另一方面是成长背景的移换致使心理需求的缺位。“这些旧式的习俗由于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模式,因此走向衰亡是必然结果。”
卫生堪忧:制约技艺的传承发展
李想坦言,自己拒绝刮脸服务主要是担心卫生问题。“如果剃须刀不小心划破脸,不幸感疾病就得不偿失了。”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感染科主任窦晓光表示,仅靠消毒液无法做到彻底灭菌,理发店还应提升自身卫生水平和防范意识。“如果理发店想保证绝对安全,除尽量减少顾客皮肤创面的产生,还需配备特定的消毒室对器械进行高压灭菌。同时提高一次性物件的使用比率,将交叉感染的几率进一步降低。”(姜兆臣、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