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蛇仍能向被攻击对象注入毒液 野外出游需防范

08.09.2014  10:30

    断掉的蛇头还能发起攻击?成都晚报联合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组实验发现,蛇在断头的情况下的确还能够发起攻击,甚至造成被攻击对象死亡!秋季是蛇咬伤的高发时期,中秋小长假以及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正好处于这一时段,因此特别提醒选择郊外出游的市民应注意避免类似伤害。

     对网络流言有疑问 请拨962111

    如果您对涉及民生、健康、科技等方面的网络流言有疑问,请第一时间告诉我们:新浪微博@成都晚报或拨打成都晚报热线电话962111。我们将联合国家级实验机构、权威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全力以赴探寻真相。

     实验:断头蛇毒死小白鼠

    黄山市蛇类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蛇类养殖研究、药品提取工作,园区内共育有蛇五千余条,其中以“尖吻蝮蛇”为主,实验选择在此进行。

    第一次实验,以无毒但生性凶猛,且经常在住宅周边出现的“赤链蛇”为对象。用剪刀将蛇头剪下后,可看到蛇断头仍然持续不断张大口进行咬合;蛇身则在不停扭摆;心脏在离开身体之后,也在有力跳动。当记者把胳膊伸过去时,蛇尾竟顺势缠了上来。随后,实验人员用小白鼠试探蛇头,以此模拟当人碰到蛇头的情况。第一次凑过去,蛇头即准确无误地咬上小白鼠。

    如果遇到毒蛇,其在断头情况下还能攻击释放毒液吗?第二次的实验对象升级为“尖吻蝮蛇”。这种蛇又称“五步蛇”,剧毒,多栖息在山谷溪涧附近。本次实验里,小白鼠刚碰触到蛇头,蛇头即不停地张大嘴攻击小白鼠。一分钟后,遭遇攻击的小白鼠断气。也就是说,断掉的毒蛇头仍旧能够向被攻击对象注入毒液。

     专家:蛇神经系统不受大脑控制

    黄山市蛇类科学研究所蛇类工程师黄峰解释说,蛇属于低等动物,其中枢神经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而神经系统不受大脑控制,所以头切下来后神经依然活着,“人去触碰它或者动物经过,它依然会咬会攻击。”因此即便是面对断头蛇时,也不能掉以轻心,以免受到意外伤害。

      提醒

    不慎被蛇咬 切忌用嘴吸毒

    秋季为蛇咬伤高发时期,市民到野外游玩或劳作时,应做好防护。

    ●如不慎被蛇咬伤,切不可跑动,以免加快血液循环加深中毒程度。

    ●切忌用口吸毒,以免毒液通过口腔黏膜伤处进入血液。

    ●尽量放低咬伤部位,尽快绑扎伤肢以阻止和延缓身体对毒液的吸收(以柔软的绳子在伤口近心端5厘米处结扎,但不可勒得过紧;每隔15-30分钟放松1-2分钟。)

    ●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并检查伤口中有无折断的毒牙,如有则立即拔除。

    ●送医前可用肥皂水持续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20~30分钟(记者 李诗敏)

    原标题: 身首异处 蛇依然凶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