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牟见菜贱伤农:40斤生菜卖不到一碗烩面钱

03.04.2014  09:13
在中牟县明山庙村东头的路边,被扔掉的芹菜绵延200多米。

  □记者周广现实习生闫静文图阅读提示|又见菜贱伤农!近日,大河报记者走访郑州市中牟县菜农发现,这里种植的大量芹菜、生菜、菠菜等蔬菜遭遇滞销。菜农即使以基地的价钱出售,也无法将地里的蔬菜卖完,无奈之下,只好将蔬菜犁进地里或弃置路边。

  近些年来,菜贱伤农屡屡上演。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大河报记者走访了菜农、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试图找到答案。

   又见菜贱伤农

   40斤生菜换不来一碗烩面

  4月1日上午,中牟县万洪路上的河南万邦农产品交易中心内,记者在青菜区看到了不少愁眉苦脸的菜农。“去年种芹菜,每亩地能赚3000多元,今年倒赔2000多元也卖不出去,你说愁人不愁人?”中牟县韩寺镇边庄村村民边军杰说,他早上拉来了1200多斤芹菜,到上午10时才卖了不到200斤,每斤0.28元,前几天更是每斤只卖0.17元。有些菜农的芹菜品相不好,甚至每斤只卖0.1元。而去年的芹菜价格是每斤0.7元,后来涨到每斤1.3元。“前几天卖的都是大棚里的芹菜,现在露地里的芹菜已经大量成熟,如果都上市,价格恐怕还要下降,真不知咋办?

  由于赔得太多,边军杰说,他们村不少菜农已经把卖不动的芹菜、生菜和菠菜犁进了地里,还有人把青菜拿去喂羊或者扔掉。

  “我凌晨3点拉来了400多斤生菜,现在10点30分了,才卖了20元钱,进门费5元,早餐吃了碗炒粉6元,喝了两瓶水2元,剩下的钱还吃不了一碗烩面(当地烩面8元一碗)。”中牟县广惠街道办事处孔庄村菜农贺喜民说,他的生菜每斤0.2元,前几天每斤才0.13元,40斤生菜还换不了一碗烩面,而去年这时候是每斤0.5元,后来还往上涨。“种菜真让我伤透了心!”捧着一棵鲜嫩的生菜,壮实的大汉哽咽道。

   好好的蔬菜被翻进地里、扔在路边

  前天中午,记者来到中牟县韩寺镇大洪村菜农校文喜的大棚里,发现刚犁过的地里有很多青菜叶子,随便用手一翻,就能翻出一把菜叶。“我的一亩多生菜都被犁进地里了,去年我种了一分地的生菜,卖了1800元钱,今年我种了1.8亩,才卖了1000元钱。”校文喜说,“看着辛辛苦苦种的生菜又被埋进土里,我也心疼,当时我都哭了,但有什么法子呢?

  此外,记者还在大洪村东头房屋后边看到一堆堆的生菜被扔在那里,很多生菜还是鲜嫩鲜嫩的。

  在青年路办事处明山庙村东头的公路旁,记者也发现了扔在这里的一堆堆芹菜,沿着公路边绵延200多米,很多芹菜都是好好的。

  多方统计显示,今年中牟县有近万菜农种植芹菜、生菜、菠菜等青菜赔了钱。

  与此同时,记者走访发现,郑州市内的菜价并未因此大幅下降。昨日,生菜和菠菜每斤均为1.5元,芹菜每斤1元。

   菜价为何这么低?

  菜农不知道,相关部门说不清

  “为什么今年青菜价格这么低?菜农赔得这么惨?”见到每一个菜农,记者都要问,但没有一个菜农能说清原因。他们只说,去年青菜价格非常高,像生菜从最初的每斤0.5元涨到每斤1.8元,都赚了。不知道今年是怎么回事,青菜价格这么低。

  在明山庙蔬菜交易市场,菜商刘少运说,去年有很多湖南、湖北、安徽的客商都来这里拉芹菜,但今年都没来,驻马店的客商今年也没人来,不知道怎么回事。

  “从中牟县芹菜种植面积来看,去年年底芹菜的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万亩左右,和前年的种植面积基本相当,种植面积并没有增加那么多,可为什么芹菜的价格却卖得这么低,是不是外地的芹菜种植面积扩大了?我也说不了。”中牟县农委园艺科科长王素梅说。

  相关链接 菜贱伤农二三事

  ●2004年冬,河北固安县大白菜丰收,但受北京大白菜价格下降的影响,每公斤最低降至3分钱甚至2分钱,菜农损失惨重。

  ●2011年上半年,浙江温岭市箬横新河上千亩大白菜滞销,西安市周至县白菜滞销,广东三水大塘白菜滞销,河南中牟的芹菜、淮阳的包菜、辉县的菠菜等出现滞销。

  ●2011年4月18日,山东唐王镇村民韩进因为卷心菜价格大跌绝望自杀。

  ●今年2月,由于青菜价格一路走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一果蔬合作社将50多亩青菜作为肥料翻耕在田里。

  阅读提示|对于频繁出现的菜贱伤农事件,其实早就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却收效甚微,这其中又有什么原因?解决这一问题,是否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解决方法一

  政府指导

  全面掌握所有菜农的蔬菜种植情况,目前很难做到,因此政府很难给予菜农及时准确的指导。

  记者注意到,2011年,在惠济区莴笋难卖、中牟县芹菜难卖时,郑州市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其中提到要求农业和商务部门通力合作,为菜农种植蔬菜提供服务,指导菜农种菜,以避免重大损失。

  对此,中牟县农委园艺科科长王素梅说,蔬菜种植必须确切掌握一个很大范围内的种植情况才有指导意义,除了中牟县外,郑州市、河南省和外省的种植情况,她都不了解。没有这方面的权威信息,他们如何给菜农提供指导意见?

  省农业厅经济作物推广站瓜菜科科长陈彦峰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说,2011年各地出现卖菜难问题后,农业部就开始建立蔬菜种植信息监测系统,对重点蔬菜种植地区进行定点监测,这个系统一直在建设中,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个系统很难完全掌握各地的蔬菜种植情况。而要想全面掌握所有菜农的蔬菜种植情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很难做到。既然信息不全面、不完整,对菜农种植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大。要想准确掌握每年国内蔬菜的消费量,并按此进行生产,这是个非常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研究。

  解决方法二

  产业化种植、经营

  蔬菜种植、经营实行产业化后,蔬菜企业就能根据超市的需求量实行订单生产,有望避免卖菜难的发生。

  “要想改变这几年频繁出现的卖菜难问题,出路在于改变目前一家一户的蔬菜种植方式,实行产业化生产经营。”陈彦峰说,只要蔬菜种植、经营实行产业化了,龙头蔬菜企业就能根据超市的需求量实行订单生产,才能避免卖菜难的发生。

  “研究蔬菜市场种植和销售情况,为菜农提供服务,这是农业部门和商务部门的职责,如果提供的这项服务到位了,菜农的损失就会减少。道理大家都懂,关键是提高效率尽快落实,如果不认真落实,菜贱伤农的事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向清说,除了服务到位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大力推动蔬菜生产、经营产业化的步伐,由蔬菜生产公司来承担蔬菜的生产和经营任务,菜农只管种菜就行。

  宋向清说,成立专业蔬菜公司,菜农可以拿土地入股或者出资入股,专业蔬菜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然要比单个菜农高得多,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蔬菜种植经营都是高层次的经营性活动,其专业化运作水平非常高。

  解决方法三

  农作物保险

  发达国家的政府对参与农作物保险的保险公司都有保费补贴,从而让这些保险公司乐于参与农作物保险。

  宋向清表示,从国外的成功经验来看,蔬菜的生产、经营也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在美国很多农业公司参与期货交易。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农作物都入了保险,在国外蔬菜种植、经营不入保险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蔬菜生产的稳定完全靠市场化是不可行的。发达国家的政府对参与农作物保险的保险公司都有保费补贴,从而让这些保险公司乐于参与农作物保险。同时,这些国家政府还对农业公司在低息贷款、农产品深加工上提供支持,保障机制非常完善。而2011年郑州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也有建立政策性保险基金这一条。K

  线索提供邢先生稿酬100元新闻热线0371-96211

  编后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相关政策还没有落到实处,有关问题还没有解决之前,还是希望有爱的你能帮菜农一把,让他们渡过难关。话说回来,多吃青菜对您的身体也有好处不是!

 

(原标题:40斤生菜卖不了一碗烩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