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备战高考瘦8斤家长着急 如何打败高考综合症?

20.03.2014  10:40

        核心提示

        距离高考(6月7日、8日)只剩下2个多月了,今年家有考生的家长们,都在做些什么?又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不妨一起来听听考生家长、“过来人”家长和心理老师都有什么说法。家长们也可加入本报高考 Q Q群,和群友们一起探讨。

        【应届家长篇】

        紧张

        妈妈

        儿子备考瘦8斤

        她心急如焚

        张女士的儿子是南宁市三中的考生,最近儿子因备考压力大,一下瘦了8斤,这让张女士有些忐忑不安。“儿子一周回来一次,我们能做的就是搞好后勤工作,”张女士说,比如做点他爱吃的,补充点营养。而儿子的目标是冲一本的211院校,为了这个目标,大家都在努力。孩子的爸爸是中学老师,所以也会针对儿子的情况,给他找点查缺补漏的资料。而在心理减压方面,她只在周末接儿子回家时,简单问一下在学校的情况,回家后就不再过问学习上的事,目前儿子的情绪还是比较平稳。而张女士也特别希望,儿子能在最后的关头再冲一冲。

        从容

        爸爸

        帮儿子打有准备的仗

        他提前1年“取经”

        李先生在去年高考前,就已经加入本报高考Q Q群 了,儿子是南宁市二中的理科考生。“现在已到冲刺阶段,学习上的事基本靠他自己了。”李先生说道。这段时间,他主要是做些信息收集的工作。“这得益于往届考生家长的经验,”李先生说,因为提前1年入群,所以基本知道到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比如有往届考生家长介绍,如果临近高考才去考点周边订午休的宾馆,有些地段的宾馆客房会较紧张。因此他计划近期到南宁二中往年的几个考点周边先考察一下宾馆情况的,但后来征求儿子意见,儿子还是想回家住,这才放弃宾馆预订。

        又比如,有些往届家长支招,说现在这个阶段就可以拿去年的《 招生 指南》来研究了,因为每年的招生指南内容虽不同,但招生院校的变动不会特别大。南宁市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李先生儿子的成绩介于二本和一本之间,这和他平时的成绩是一致的,如果是读二本,更多的是选好专业。所以李先生也在提前从《招生指南》里划出一些院校的目标专业,待高考过后,再和儿子一起商量 志愿 填报就更从容。而对儿子的期望,李先生表示,发挥正常水平就可以了。

        【“过来人”篇】

        “沉默

        妈妈”

        孩子情绪不好时

        甘当她的“出气筒”

        李女士也是本报高考QQ群群友,她的女儿去年已被广西师范大学录取。在高考前夕,女儿也曾有过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特别是南宁市第二次模拟考试结束后,女儿的成绩比平时差了五六十分,当时女儿的心情很沮丧,心理也很脆弱,回家第一句话就是:“考得太差了!”接着便是发脾气,埋怨自己明明考试一结束就知道错在哪了,可是当时就是做不出来。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甘当女儿的‘出气筒’喽,也不责怪她,等她情绪好点了就安慰她,现在考大学不是什么难事了,反正有书读的,不要紧。”而面对女儿问:“如果高考只考上三本,你们会让我去读吗?”李女士也向女儿表示只要她愿意,父母也支持她去读三本院校。让女儿轻装上阵,所以高考时女儿也基本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本报高考QQ群的群友“独行客”也是去年的考生家长,他的女儿已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女儿当时在南宁市二中的年级排名为前50名至80名,由于成绩较好,也提前通过了北京师范大学自主招生的测试,在高考中可以加分录取,所以“心比较定,不多过问,不影响孩子的正常节奏就行了。”“独行客”向本报记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