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科院特级教师点评语文试卷:作文、古文都彰显立德树人

08.06.2015  10:58

制图/杨仕成

考题评析

2015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保持了新课改以来语文试题的特色,在发挥立德树人学科优势、深入渗透语文课改理念、强化语文核心能力考查等方面都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是一套立意深、亮点多的好试题。”7日上午语文考试结束,四川省教育考试院邀请成都市教科院特级教师程一凡对语文试卷进行了点评。

程一凡认为,今年的作文题“老实”和“聪明”,从对语言层面的认识和感受,到对“老实”和“聪明”在社会、人生层面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辨证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做人”是一个总目标,“老实、聪明”却是一个小切口,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思考现实与未来的张力。

选材正面

试卷多处选材体现正能量

在今年的四川语文高考试卷中,选材正面指向树人。

文言文《虞溥传》中,虞溥大力提倡办学,提出立业、立德的学习目标,立志勤奋、执着专心的学习态度,正心修行、循序渐进、积累贯通的学习方法,系统而严密。其训诫对当代学子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散文《太湖碎锦》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赞美劳动。语言运用题要求考生借鉴圣人智慧处理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

考题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立足现实需要,引领学生成长。

作文“学会做人”是一个总目标,“老实、聪明”却是一个小切口,实实在在支撑“做人”主题。“老实、聪明”,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有思考现实与未来的张力。

接地气

“互联网+”“新农村”入题

此次语文试题素材广泛覆盖语文课程。程一凡介绍,首先,素材的时代分布广泛。语言运用题取自《论语》格言,文言文来自《晋书》,断句语段出自《隋书》,古诗来自初唐。现代文大阅读是四川自主命题首次选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章。词语使用、语病辨识材料紧扣现实,如“互联网+”创业、四川新村建设、“书香之家”评选、保护生态环境、整治不文明旅游、精准扶贫等。创业创新、人际关系处理、学会做人,无不是当前和未来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语文学习重在大量积累,选材的丰富多彩适应了语文学习规律的要求,也将引导中学语文教学扩大学生阅读面。

紧扣热点

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创业

第19小题,为“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求运用比喻手法,不超过40字”。

基于国家现实和学生未来成长的需要,语言运用题要求考生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作文材料中的“聪明”,如果取其积极意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也是其应有之义。

课改渗透

考查学生审美思维能力

程一凡老师评析,试卷对得不到显性考查而难以在教学中落实的课改理念采取了渗透的办法。

一是审美的渗透。试卷精心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考生进行审美熏陶。骆宾王《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意境深邃,内蕴丰厚,为唐诗优秀之作。《太湖碎锦》为作家范烟桥晚年之作,语言洗练,笔法老到,感情真挚而蕴藉。考查鉴赏评价能力的题目,渗透了整体把握与局部细读、体验与提炼、联想与想象等审美方法。

二是思维考查的渗透。“语言的内核是思维,思维品质是语文考试绕不过去的堡垒。”现代文小阅读自不必说,古诗诗句妙处的赏析离不开对“谷静”与“风声彻”、“山空”与“月色深”因果关系的把握。作文题从对“老实”和“聪明”在语言层面的认识和感受,到对“老实”和“聪明”在社会、人生层面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要求具有辩证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三是教材的渗透。教材作为贯彻课改理念的载体,当然十分重要,但在试卷中体现过多或过少都会有不同意见。今年的试卷减少了在语言运用、阅读题目中直接取材或链接教材的做法,增加了教材在阅读材料中的渗透。

部分题目增加难度区分考生能力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今年试卷在能力考查的难点问题上有所作为。”程一凡评价在两个小题上体现了对考生能力考查的推进和区分。

第17小题“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需要考生对标题的修辞内涵、结构作用以及意蕴进行深入的鉴赏评价,比喻修辞考生较熟,分析“碎锦”与全文结构的关系则有难度,此处的意蕴更非模式训练所能及,这个题综合性强,区分效果也会较好。今年的作文题可以说提供了现成的观点,却未必是唯一的、最佳的和最适合个体考生的看法,省略号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选择空间,这样的开放性有利于优生的发挥,也会强化区分效果。

第7小题要求考生从文本出发,根据语脉语境和常识常理做合理分析,由已知信息推知字面没有的信息,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思维品质大有裨益。第18题“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考生可赞成可反对,有了选择性,而且要求考生从本文和生活实际中找依据,还要从审美跨越到生活。这样的题目更加接近对考生真实能力的探究。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