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刊载我校谭平教授理论文章:传承、弘扬巴蜀文学的优良传统

13.11.2014  17:20

        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讲话掀起文艺研究与创作的热潮。应成都日报的邀约,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谭平教授,为日报理论版撰写了理论研究文章——《传承、弘扬巴蜀文学的优良传统》,刊载于10月29日成都日报第四版(理论周刊,http://www.cdrb.com.cn/html/2014-10/29/content_2137792.htm)。现全文转载如下。


      众所周知,以成都为中心的天府四川,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中心之一。本文以杜甫、苏轼、杨慎的人格特征和创作追求为例,说明什么是巴蜀文学的优良传统以及如何与时俱进地传承、弘扬巴蜀文学的优良传统,从而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忧民之忧,乐民之乐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主义是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这一点,在巴蜀文学大师的生平与作品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伴随其终身,不论沉浮从未动摇。入蜀以后,是杜甫创作的另一个巅峰时期,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等代表着当时社会的最高良知,感动着历代中华儿女为建设一个理想社会而奋斗。再看苏轼,一辈子不论沉浮,均秉持忠君体国爱民的人生信念与政治立场,从未动摇。比如他在杭州两任太守,有全力赈灾济困、整治海河水患、修建苏堤等系列善政,受到民众衷心拥戴。杨慎忠贞报国,却被昏君流放,但在放逐期间,仍然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观刈稻纪谚》“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今日中国,处于艰难的转型期,物质利益和思想观念都呈现多元化格局。文学创作与人民心心相印、患难与共,是我们这个时代文艺工作者最需要的基本道德情操。杜甫、苏轼、杨慎的为人与作品,作为永恒典范,值得今天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认真重温、效法追随。

   

忠贞报国,知行合一

   

      爱国主义从来都是炎黄子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文学永恒的创作主题。

    杜甫在成都创作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蜀相》:前者将憎恨安史之乱,渴望国家复归统一安宁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后者基调同样是追求国家统一,千古咏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知感动了多少华夏儿女!苏轼对祖国有赤子般的忠诚:如脍炙人口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出猎一事抒发了爱国豪情,表达了他热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急切愿望。杨慎的爱国情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为维护国家正统礼制不惜身家性命谏阻昏君佞臣;热爱并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即使被流放期间,所在地发生叛乱,也立即率领家人参与平叛。

    习近平强调:“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当今中国追求和平崛起,但依然遭遇众多敌对势力重重阻挠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国梦最需要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读杜甫、苏轼、杨慎的作品与生平,对他们不论人生境遇如何,都对国家忠贞不二,并始终知行合一的精神境界,不能不感到由衷的敬佩。

   

学问博大,学养深厚

   

      中国古代留名青史的大文豪大多拥有以经史子集(主要内涵为文史哲)的广泛阅读、领悟乃至研究和丰富人生阅历为根基的深厚学养。

    传统文化的博大学问和深厚学养对巴蜀文学大师们的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不竭力量。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民间疾苦,诗中圣哲;世上疮痍,笔底波澜。而苏轼、杨慎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他们的文学作品成为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典范之作,抒发出人间最高贵最强大的正能量,影响及于国内外,流芳千古。他们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数据化的篇章,而且留给我们辽阔、壮美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极端重要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学习讲话精神的当下,面对巴蜀文学的这些大师巨匠,我们感到的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与时俱进地传承、弘扬巴蜀文学的优良传统,应当是今后一个时期成都文艺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 谭平,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