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跨越】问题导向 学科融合 国际视界实现我校文科跨越发展

04.01.2015  12:13

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文科)是学校的底色和底蕴,没有一流的文科难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一流大学。为此,学校在2013年10月提出了“文科跨越”行动计划。明确文科发展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关键,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机制创新为突破”的指导思想,遵循“入主流、有特色、精干化、高水平”的战略方针,要将我校文科建设成为“全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主力军;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的思想库和智库;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担当者。”在这一文科发展的总思路指引下,我们提出了“问题导向、学科融合、国际视界,实现我校文科跨越发展”的路径。

一、问题导向,打造高端特色研究平台

我校文科发展必须立足学校特色与优势,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国家安全稳定方面重点难点问题为导向,打造一批高端特色研究平台。

打造高端特色新型智库。 响应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我校依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成立了“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这是我国首个专门从事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相关研究的学术机构。其宗旨是诣在推动与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有关的研究,为打造中国高铁“走出去”软实力提供智力支撑,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同时,成立了美国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建立了我校“社会服务与决策咨询专家库”多形式、多渠道发挥打造高端特色新型智库。

打造一批高端联合研究中心。 我校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故里管理局联合成立了“ 邓小平研究中心 ”,中心以建设成为邓小平研究的重镇为发展目标;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中铁二院联合,成功申建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以助推四川省成为高铁国际化的战略高地、高铁产业的汇集地、向西发展的国际贸易与合作中心为目标,并成立“中国铁路发展研究院”为校内依托单位;与国家老龄委联合成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院”,为我国有效、有序的应对即将来临的老龄社会积累研究成果,为国家提供政策建议;与四川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成立“知识产权研究院”,联合申办“国家高铁知识产权培训(西南交通大学)基地”,并共建“高铁知识产权数据库”,为我国高铁走出去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报、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全国示范中心”,中心以工作与成果水平领先、示范与辐射效应显著为目标;与四川省妇联、四川省政府妇儿工委联合建立全国首个“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事业研究培训基地”,基地以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事业为研究对象,以服务政府进行性别平等咨询作为中心工作;与四川省体育局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强体育科学研究与体育人才培养等搭建平台。

打造一批重点研究基地。 从2011年至今我校已经建设了“西部交通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心理咨询与研究中心”、“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等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同时,在校内培育了“中华经典海外传播与译介研究中心”、“大学生体质发展与全民健身研究中心”、“德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心”,为申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无论是联合研究中心,还是重点研究基地除了自身的研究方向与特色外,均有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有发出“交大声音”、提出“交大倡议”、提供“交大方案”的责任和使命。

二、学科融合,凝练特色研究方向

我校文科的发展要追赶国内一流高校、接近世界水平,其发展模式必然是超常规、非线性、跨越式的。要实现这一发展模式,就需要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切入,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凝练出特色研究方向和领域。

文理工交叉融合,研究中国高铁“走出去”相关问题。 在高铁已然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张亮丽名片,我校又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研究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相关问题是我校文科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也为我校文科发展开辟了崭新的研究方向与领域。要做好这一研究需要文理工各学科共同参与。“ 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研究高铁“走出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路径与策略等,就是集合了我校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力量;“中国高铁国际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国高铁的建设运营模式、产业发展、技术标准、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等就是集合了我校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交通运输等学科的力量。

文工交叉融合,研究中国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影响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我校有力支撑了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系统梳理我国轨道发展(尤其是铁路发展)的历程,总结发展经验,是我校文理工科研究者共同的愿望和责任。要完成这一巨大工程,必须集合土木、机械、电气、交运、经济、管理和历史等各学科协同攻关。

文理工生命交叉融合,研究中国老龄科学相关问题。 我国即将面临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速度越来越快的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考验与挑战,老龄问题以成为关系国计民生、民族兴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我校与国家老龄委联合成立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院”,正是为应对这一挑战应运而生。该研究以我校建筑学、信息技术、环境工程、生命科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人口学、心理学等学科和领域的平台、技术和人才为支撑,即为我国老龄问题研究开创新的学科研究范式,也为国家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建议。

文文交叉融合,探索我校通识教育之路。 文科要担当起全校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主力军,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担当者,形成有交大特色的通识教育,文科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既是通识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形成特色的必由之路。文史哲学科的发展与交叉是通识教育的基础,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与交叉是通识教育的应用,文史哲学科与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是通识教育的提升,共同在培育“五有交大人”发挥重要作用。

三、国际视界,提升文科发展水平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校文科的发展必须要有国际视野,对标世界,寻找差距,借鉴经验,提升我校文科发展水平。

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是文科发展的基础。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是共同特征。我校文科水平的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国际化。一方面,要引进有世界一流大学求学背景的中青年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现有人才队伍的国际视野。我校现在实行的“海外院长”、中青年学者留学、访学、海外合作研究等政策已初显成效,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和深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政策。

国际化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平台是提升文科发展水平的标志。 文科发展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与国际国内同行平等对话的能力。要能与国际同行对话,就必须要让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其途径包括国际学术交流、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成果、在国际上出版发行成果和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我校将加大对在国际学术会议做主旨报告、在国外出版学术专著、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成果、在国外创办学术期刊、在国外建立研究机构的激励力度。现有的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合作组建的“西南交通大学—康奈尔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合作建立的“庆应—交大论坛”、与瑞典卡尔斯塔德大学合作组建的“行为科学研究中心”,以及在美国创办发行的《中西文化交流》学术期刊,已经进行了“先行先试”,发挥了典范与经验积累的重要作用。

学科国际评估是提升文科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学科的国际评估可以使我们对标世界,寻找差距,借鉴经验,有效促进国际化发展和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经济管理学院正在进行的国际化评估,为我校文科尤其是社会科学学科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今后,我们将在其他社会科学学科进一步拓展国际化评估的领域和范围。

四、以机制体制创新,保障文科跨越发展

文科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即需要交大文科人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以机制体制的创新,鼓励、激励和保护交大文科人跨越发展文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完善文科学术机构。 学术评价的国际通行规则是同行评议。同行评议包括大同行评议与小同行评议。一直以来我校文科的学术评议未在学校层面成立同行评议学术机构,不利于文科健康、有序发展,未能有效激励文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成立“文科学术委员会”成为当务之急,在学校学术委员会授权下统筹文科发展学术发展、学术评议、学术规范。

建立完善文科考核评价体系。 成立文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文科建设发展。文科发展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内在规律和特殊性,因此文科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上应体现出这一特点。基本思路应遵循立足现实、分类指导的原则,在体现高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文科自身规律、文科各学科发展的差异性和成果表现的特殊性,建立既符合我校文科发展实际,又能促进文科健康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探索研究平台“特区化”管理新机制。 要切实有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凝练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交大特色,充分发挥平台在凝练特色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汇集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等方面的作用,必须突破现有院系(所)在人才评聘、考核评价、成果归属、科研资源使用上的壁垒,探索有利于平台建设、人才成长、重大项目组织、高水平成果产出的运行管理新机制。

建立完善文科投入机制。 文科发展要有必要的投入。根据发展的实际和发展事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投入模式。事关文科发展的基础性建设可采取学校全额投入的方式;有发展前景并能通过发展形成自我再生能力的可采取学校设定发展投入年限,逐年减少投入的方式;对于已经有很好前景并有自我发展能力的可采取学校入股,收益分红的方式。

文科的跨越发展是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是建设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翼,需集全校师生的智慧,举全校之力,形成共识,超前谋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方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