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所沉宝藏首次向公众展出 500件“江口沉银”文物现身国博

26.06.2018  14:30
6月25日,布展完毕的部分“江口沉银”文物。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7年初,彭山江口的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出水了3万多件精美文物,实证了“张献忠‘千船沉银’并非传说”。张献忠究竟在江口沉江了什么宝藏?神秘面纱将首次向公众揭开。

  6月26日下午,“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将亮相国家博物馆。在长达3个月的展览中,观众不仅能亲眼一睹传说中的宝藏风采,还能从文物中寻找出张献忠农民起义时的战争线路,以及如何一路掠夺的蛛丝马迹,并见证新方法、新技术如何助力考古发掘。

  □本报记者吴晓铃

  “江口沉银”成果首次全面展示

  作为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战败后在四川“千船沉银”的传说流传数百年。在成都、彭山等地,均有“石龙对石虎”等内容大同小异的寻宝歌谣。然而藏宝地点最多的说法,还是彭山江口。

  2005年以来,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与张献忠有关的金册和银锭等文物。结合当地广为流传的“沉银”传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认为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现改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极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的地点。为保护珍贵的水下文化遗产,经国家文物局同意,江口水下考古发掘在2017年1月5日启动。不出专家所料,此次发掘一次性出水了3万多件文物。今年1月,二期考古发掘进行,再次出水文物12000多件。今年4月,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考古发掘获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让更多国内外观众见证此次考古成果,并通过展览让公众走近神秘的考古工作,“江口沉银”考古成果展选择在了国家博物馆举行。

  江口沉银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介绍,此次国博展出的文物总计500件,分别来自公安机关此前追缴回来的被盗掘文物、彭山区文管所馆藏文物,以及两次江口考古发掘出水文物。这是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全面展示,不仅有公众关心的各种“宝藏”,展览还将专门开辟一个单元展示此次考古发掘的全过程。其中的沉浸式观展,将让观众“时空穿越”至考古现场,身临其境见证文物出水全过程。

  500件精美文物都有故事

  “江口沉银”两次考古出水文物超过4万件,此次亮相国家博物馆的都有哪些价值连城的“宝贝”呢?刘志岩说,此次展览不仅将用银锭、金银首饰集中摆放的形式,呈现张献忠宝藏能够“买下成都府”的丰厚,更多文物还是见证明末农民战争史不可多得的证据。

  据介绍,展览中的追缴文物和彭山文管所馆藏文物共计20余件,在公安部督办大案——江口沉银遗址盗挖倒卖文物案中追缴回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就是其中之一。这件金印金光灿灿,虎钮身姿矫健,印台上用“九叠篆”阴刻了“永昌大元帅”字样。这件文物目前已被专家认为是张献忠本人所有,自封“永昌大元帅”,极可能是寄托政权永昌的美好愿望。

  此外,彭山文管所馆藏的一件张献忠册封金册,则有“维大西大顺二年岁在乙酉五月朔日壬午”“皇帝制曰朕监于成典中官九御”等字样,这件有明确纪年的金册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它以实物见证了张献忠在成都称帝的史实,并且颁布各种法令维持统治。这件金册,就是某种法令中的一页。

  当然,此次展览文物中的主力阵容还是来自连续两年的考古发掘。

  刘志岩说,在470多件考古出水文物中,一部分来自明朝藩王府。其中既有明王朝册封藩王及其嫔妃的金银,也有册封郡王及嫔妃的银册。在藩王所属的物件中,今年二期考古出水的蜀王金宝最为珍贵。原来,明朝册封藩王,每个王府拥有的金宝只有唯一 一枚,在分封时就代代传袭。因其数量稀少,也就特别珍贵。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以及金宝上的“”字,考古人员断定,这枚金宝就是张献忠洗劫蜀王府后得到的财富之一。遗憾的是,这枚蜀王金宝明显可以看到划割痕迹,并且已经残损,估计是张献忠军队将其作为明朝蜀王的权力象征而进行的一种破坏。

  记者在国家博物馆布展现场看到,此次展出的银锭组成了“军团”,大量摆放在一起的银锭每锭50两,相当具有视觉冲击力。但它最大的价值还不是展示张献忠沉到江底的宝藏的数量巨大,而是银锭上镌刻的长沙、双流等各地官府的字样,涉及明代的20余府、州、县,它们和藩王府的金银册一起,与史料记载的张献忠军队行进路线和掠夺记载相符。

  来自藩王富户的金银首饰,成为今人了解明末手工制造业的一扇窗口。

  刘志岩说,史料记载张献忠在败走四川时,在江口遭杨展伏击,因此船载辎重沉入江底。在连续两年的发掘中,出水了铁刀、箭镞、船篙等文物,尤其今年出水了一件三眼火铳,为确认此处为古战场遗址提供了更多证据,并且印证了文献记载中战争曾采用了火器进攻。也正因为如此,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时,才将遗址名从“江口沉银遗址”改为“明末战场遗址”。

  刘志岩说,500件文物,将揭开张献忠沉宝传说以及明末农民战争的面纱。而大量关于考古科学方法的展示,也将拉近公众与考古的距离:考古并非寻宝,大量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的考古也不同于“盗墓笔记”,并不神秘。

  (本报北京6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