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明与乡村融合造美景 雁江旅游迎来黄金时节

19.10.2015  16:03

        中新四川网10月19日电 (吴平华钟华陈陶)记者19日在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休闲观光:上千亩大型鱼塘绿水荡漾,成群的鱼儿在水草里“嬉戏”;各大观光园、休闲农庄、农家乐忙得不亦乐乎;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为了让国庆期间远道而来的贵客能吃好、玩好、住好,欢喜度假,我们做足了‘功课’。”晏家坝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健如是说。

        据统计,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雁江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16万人次,同比增长21.1%;实现旅游总收入5944.46万元,同比增长24.2%。

        据了解,截至目前,雁江区已建成农家乐167家,其中星级农家乐8家。雁江乡村旅游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乡村元素古老文明融合缔造美景

        拥有35000年的资阳文明、古代“三贤”文化的雁江,正以其古老的文明融入含苞待放的花溪谷、波光潋滟的二娥湖、充满传奇色彩的大高寺、别具风情的明苑湖等乡村旅游景点。

        雁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乡村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相关人员告诉记者:“9月底、10月初正是柑橘开始成熟的季节,是游客前来拜佛、摘果、品果的最佳时节。我区具有古老文明与自然资源交相辉映的优势,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深厚、前景看好,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全区农民群众带来直接经济收入,同时能推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雁江区以创建“特色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国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抓工业和经营城市的理念提升旅游产业要素、作为服务业第一产业,推动乡村旅游产业与雁江古老文明互动,实现跨越发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雁江区结合晏家坝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统一规划、突出特色,采取依山而建,傍水而营的方式,打造以休闲养生、田园生活体验、高端私人会所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集群,将乡村旅游发展为雁江新名片。辖区内的明苑湖休闲农庄成功创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是集休闲垂钓、采摘体验、观光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通过举办节庆活动,以节兴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节富农,助推农旅融合发展;以节树牌,提升雁江旅游影响;促进农旅结合,相融互促,加快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乡村旅游惠及民生福祉

        继遂资眉高速之后,成渝高铁也将通车,雁江区乡村旅游将进一步“走红”。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绿能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负责人杨慧告诉笔者:“如今,随着雁江区交通网络的不断发达,晏家坝、佛山橘海等休闲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内外的旅客将纷纷涌来观光休闲,我对雁江旅游产业的发展很看好。

        据了解,晏家坝的村民们借助当地地理优势和快速发展旅游产业的机遇,纷纷搞起了农家乐,迅速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村里还移栽品种较名贵的树木,建起了名贵树木基地,不断提升附近农家乐的品位。

        “我打算把现在的四间平房改建成两层楼高的小洋房,在屋前种上葡萄,搞个十几亩的钓鱼池,再做上几道小菜,吸引各地游客,一年少说也要挣二十来万吧。”晏家坝村村民黄红军兴致勃勃地说,“除了搞农家乐外,我明年还准备尝试林下种菌和种植野生天麻,游客多了农产品也不愁卖。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预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25亿元,人均收入580元。特别是“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区农民人均预计增收143元,乡村旅游增收占农民人均增收的24.6%。

        “我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多元化的旅游资源,更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区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特别是伴随着“中国长寿之乡”这一“金字招牌”的诞生,雁江区的城郊乡村旅游观光游、生态农业体验和长寿文化游,将助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