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河”川剧驻场复演市民热捧

04.10.2014  20:45

  穿越“泸州河”,百年一声吼。川剧代表性流派之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州河”川剧,从10月1日起恢复中断了十多年的驻场演出,其代表性剧目和川剧传统折子戏受到市民的追捧。

  “泸州河”川剧的驻场演出地点,是在泸州市大河街70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联一公司大楼内,设有楼上楼下两层的看台,一张桌子四张椅子四碗茶,锣鼓一响,高腔一亮,传统的韵味就向四方弥漫散开。

  65岁的黄达海已经有50年戏龄了,从国庆节当天开始,他已经看了两场演出:

  【那个时候爱看白蛇传,我当时还是小娃娃,跟着大人去看,就觉得锣鼓敲起来很精彩。那个时候文艺节目少,看一场戏就觉得不得了了。】老票友陈国群已经73岁了,说起与川剧的情缘,老人滔滔不绝:

  【白天有时候晚上约起也会去看,哪里听到说有川剧团就会追前撵后地跑去看。”】

  “泸州河”是川剧的前身,十分珍贵。它孕育于元代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正式成班于清雍正2年成立的庆华班,以高腔艺术独树一帜;川剧的流派分类都以“”为代称,于是形成了特有的“泸州河”川剧艺术。然而,近十多年来,受现代艺术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才培养滞后的多重因素影响下,“泸州河”川剧艺术一度陷入困境。从2013年6月开始,泸州市大力实施了川剧振兴和传承工程,开展了戏剧进校园传授活动,在城区5所学校设立了“泸州河”传习基地,同时积极推进“泸州河”川剧的驻场复演。现在,“泸州河”川剧终于有场地、有团队、有剧目,实现了传承和驻场演出双轮驱动。

  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所长包靖:

  【边个地方是示范基地,除了能看我们演员的演出,还动态展示川剧的生产过程,比如化妆、穿戏服,包括我们服饰的展示。下一步,我们还要在这里办培训班,动态展示‘泸州河’川剧的传承和生产。】

  “泸州河”川剧艺术传承人阳运志从事川剧表演艺术已经30多年,驻场演出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激动:

  【很多年都没有正式演出过传统川剧,因为我们没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终于打造出来了,我们就要向全市人民展示我们泸州河的一些风采。老剧目经过创新、改革,去粗取精,让观众来后,坐下不到两分钟就可以进入剧情。】

  在“泸州河”川剧艺术示范基地里面,设有展演区和展示区。展演区可容纳一百余人看戏,展览区主要陈列了川剧戏服、道具等具有川剧特色的物品。对川剧有感觉的人都可以亲临现场,体验川剧艺术的传统韵味。市民们说:

  【我觉得还是需要传承,因为始终是一种历史文化,以后没有了会比较可惜。需要人接班,如果没有人接班,就把川剧这个传统文化断了,今后就没有了,再也看不到了。】

  据了解,国庆期间,“泸州河”川剧驻场演出7场,国庆节以后每周星期天晚上8点演出一场。演出不收取门票,市民只需泡上一碗茶就能欣赏到喜欢的剧目。“泸州河”川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又开始焕发生机并重新得到人们的喜爱。

  四川台记者戴林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 FM:98.1,FM:106.1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