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廊】“计”承历史 创新未来

12.11.2013  18:25

                                                                ——计算机·信软学院“文化走廊”建设纪实


      这是一条见证计算机人艰苦奋斗的长廊,它书写了计算机人的辉煌篇章,激励着计算机人再接再厉、继往开来;这是一条展示大师风采的长廊,它概括了世界级大师的卓越贡献,全景式呈现了行业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条长廊就是计算机·信软学院“走廊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成电计算机专业的辉煌历史、老一辈计算机人的奋斗精神,新一代计算机人的创新创业硕果,冯·诺依曼、图灵、摩尔等计算机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级大师,以及软件技术与软件工程发展的历史,都在这里生动呈现,触手可及。
        在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计算机·信软学院重视顶层设计,以“开放、诚信、和谐、进取”为目标,着力凝练出了能够体现学院历史、人文、科技的物质文化,体现人文关怀和学术自由的制度文化,以及勇于进取、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文化。“文化长廊”就是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可视化的历史 “会说话”的墙壁
      英国教育家史蒂芬·斯宾得说过:“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计算机学院之所以高度重视自身历史的凝练,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同时也是因为学院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计算机学院的前身是1956年筹建、1958年正式成立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解算装置”专业,代号为401专业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电计算机专业参加了我国第一代大型电子管计算机DJS-104的研制,在国内首先仿制成功第二代晶体管数字计算机441-B机和DJS-130数字计算机,自行研制成功我国第三代高速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保密通信专用计算机930)和JKX-351工业控制计算机等,为我国的计算机学科和计算机工业的建立、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让历史告诉未来,其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历史走进今人的视野,进而融合进人的思想和心灵中。因此,学院文化建设的关键一步,就是让历史“可视化”,以实现计算机的辉煌历史与计算机学子的“零距离”接触。2012年初,学院党委书记李雪梅牵头成立了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组,对学院的文化建设做了顶层设计。其中,计算机学院的“可视化”工作组由刘乃琦教授挂帅,发动了刘锦德、周明天、熊光泽、孙世新、龚天富、曾家智等二十余位资深老教授,参与到学院历史的挖掘、整理与“可视化”工作中来。通过工作组的多次讨论、凝练,学院总结出“传承历史,发掘内涵”八个字,作为2012年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题和思路。
      经过工作组多方收集资料,还原史实,以及反复研讨、论证、梳理,最后整理出学院入选中国计算机学会(CCF)37类大事件中的11件代表性成果,并形成照片丰富、内容详实、中英文对照的文本资料,最终制作成15块精美的展板,安置在计算机学院四楼的行政办公区域。1956年的成电“解算装置”筹备组成员刘锦德、江明德、周锡令等老一辈计算机人,441-B型晶体管计算机、DJS-130数字计算机、紫金II微型机系统等科技成果,“六五”国家科技攻关优秀项目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都在这里通过可见、可感的载体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让历史可视化,让墙壁“会说话”。凝聚着计算机人奋斗历史和辉煌成果的文化长廊,加强了文化浸染,营造出浓厚的育人氛围。

二、同龄人的故事 我身边的榜样
      如果说对学院历史的发掘和可视化建设,是消弭老一辈计算机人与广大学子之间的时空距离,那么,对学生创新创业文化的梳理,则是拉近同龄人的心灵,为计算机学子树立一个个“身边的榜样”。学院文化建设小组吸取了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建议,对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将学院自2008年成立学生创新创业中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成果制作成16块展板,和学院发展历程一并安放在办公区域,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呼应和交融。
      在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计算机学院起步早、步幅大、收效佳。“银杏黄”创新创业基金就是学院为了呵护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而专门设立的发展平台,从2008年创立,现已走过5个春秋,构建了学院统筹、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实施、企业联合培养“四位一体”的学生科技活动新模式,成为我校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品牌活动。截至目前,该基金已立项支持了4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覆盖学生两千人次,并成功孵化出象牙塔公司、成都透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远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米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
      梦飞无线、凝聚等学生工作室,非凡动力、远航、银杏林等“创业先锋”,交互白板系统、林火检测预警系统、电子科大云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等优秀作品,李金成、王万林等优秀学长的创业故事,都在文化走廊的展板上熠熠生辉。“燃烧创新激情,放飞创业梦想。”展板既反映了学生俱乐部的文化,又树立了创新创业先锋榜样;既介绍了创新基金的管理流程,又展示了学生创新创业的丰硕成果。“这些都是我身边的榜样,是和我们年纪相仿的同龄人的故事。”计算机学院2010级学生白博文说,“它们告诉我们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需要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师兄师姐们能做到,我们为什么不能?”

                               

三、世界级的大师 全球化的视野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计算机学院还收集整理了计算机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大师以及计算机领域重要定律的相关资料,制作成10块精美的展板,布置在学院入口处的走廊里。当人们一走进计算机学院办公楼,就能深切感受到计算机学科的迷人魅力。
      展板言简意赅地讲述了冯·诺依曼、图灵、戈登·摩尔三位世界级大师的里程碑式贡献。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思想。时至今日,尽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但计算机仍属于冯·诺依曼架构。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图灵,提出“图灵机模型”,解决了可计算性问题,奠定了现代数字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图灵实验,从而开启了人工智能的先河,并使之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对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做出了准确预测,得到业界公认,产生了巨大反响。
      缅怀计算机领域的这些大师,不仅是为了告诉今天的学子“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更是为了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关心国际技术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明白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通俗化的方式 个性化的展示
      信软学院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工程化、国际化、系统化是学院的办学思路,交叉性、拓展性、实验性则是学院的办学指导原则。”信软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国斌说,“信软学院只有十二岁,算是比较年轻的学院,但它的起点高、定位明确,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软件人才。”信软学院的文化走廊与计算机学院可谓同出一源,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沙河校区信软学院文化走廊的16块展板,有针对性地展现了软件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脉络。从编程语言的创建、编译技术的发明,到“软件工程”概念的提出、结构程序设计理念的实现,再到软件开发范型、软件设计方法、软件复用、软件构件、全球化的软件交付模式等,清晰直观地梳理了软件技术发展史中标志性的技术突破。学院领导也参与到文化走廊建设相关工作中。常务副院长雷航查阅资料,整理出长达25页的软件工程发展简史,他还画了一幅漫画,通俗地解释了“软件危机”的概念。漫画中,一位软件设计者被极度复杂的软件系统压得步履维艰。“通过凝练并展示学科文化,让新生、家长从走廊的这头走到那头,就能感知学院的学科特色和定位。”朱国斌说。此外,学院还对学院概况、师资队伍、荣誉及特色、学生风采等展板版面进行重新设计,对学院三楼的学科公共基础实验室走廊墙壁进行了别样的设计和装饰。
      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信软学院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学院着力打造了位于三教4楼和5楼的信软学院实践教育中心的文化走廊,墙上的展板和铭牌细致梳理了中心以及10余个培养方向专业实验室、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为人才培养营造出良好氛围。
      在三教4楼,5个信软学院学生“创新工坊”的工作间依次排开,里面人气颇旺。嵌入式工作室、幻境工作室等17个团队的学子们从这里起飞,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走廊墙壁上,信软学子三年来的创新创业成果、团队风采、竞赛获奖光荣榜、基金项目等情况一目了然。学院成立三年来,创新基金让三百余人次从中受益。信软学子夺得趋势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百度智能终端创意大赛全国唯一最高奖——技术类一等奖,累计已有100多人次获得各级竞赛奖励。从计算机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到信软学院“创新工坊”,学院鼓励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一脉相承,内涵丰富的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在这里延续。
      “通过走廊文化建设,我们将坚持打造学院特有的一道风景线,”计算机·信软学院文化建设“总指挥”李雪梅说,“从可视化的物质层面到真正的文化积淀,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完成的工作还很多很多。文化长廊只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