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需要双向护航 版权保护要有与时俱进意识

16.09.2014  03:44

国际版权论坛上的外国嘉宾在交流

  将于17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2号展厅内,工人们在精心装修创意未来教室。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黄里 程文雯 摄影 肖雨杨)“比尔·盖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因为拥有大量的电脑软件和有效的版权保护。”来自韩国著作权委员会政策研究室的一份资料这样强调版权保护的重要性。9月15日,在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与中国国家版权局共同主办的2014年国际版权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和业界人士对知识产权带动经济发展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本土文化要走出去,引进文化要对本土经济有收益,在互联网无边界的时代,如何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体系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文化输出需要多边合作

        文化产品的输出不只是输出国的经济增长点,也要让输入者有所收益。泰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厅版权办公室处长素坤高兴地告诉记者,“我很喜欢看中国电影。中国的动作电影、战争片、爱情片、历史片在泰国都很受欢迎。4年前我来中国参加中国国际版权论坛,注意到很多泰国明星在中国很受欢迎,甚至还有粉丝俱乐部。同样,在泰国也有很多中国明星的粉丝俱乐部。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文化上很强大,应该有更多推广传播的机会。”他表示,除了好莱坞的电影,中国还应该引进更多其他国家的电影,丰富电影市场。“建立多方交流机制,也能让更多的中国电影走出去。

        “上世纪后期,中国电影在韩国曾非常流行,特别是功夫片。但现在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比中国电影在韩国更受欢迎,比如《来自星星的你》。”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版权局副处长黄炤贤说。如何让本土的文化产品走出去?澳大利亚表演权协会国际部主任斯科特·莫里斯认为,“与国际组织加强合作、让本土版权代理机构走出国门,是输出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据介绍,仅在音乐领域,澳大利亚就有10多家版权代理机构。“表演权协会”不仅在欧美建立了办事机构,近期也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处,为澳大利亚文化产品的输出服务。四川知更鸟电脑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制片人毕建平认为,“市场化、国际化平台,更有利于版权意识的传播,是让更多本土文化产品输出的高规格版权交易平台。

        版权保护要有与时俱进意识

        网络空间无限,传播范围无边界。一方面数字化方便了原创者推荐作品,另一方面又让作品的随意使用没有了围墙。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下,如何建立新的保护措施是世界版权界共同的问题。

        成都业余曲作者李志勇通过网络上传了近百首原创歌曲,歌曲基本是被大家拿去免费传唱。让他担心的是,“如果有人用我的歌去从事商业和非法行为,我该怎么办?”关于李志勇的困境,与会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中心专家谢梅作了回应,该机构目前正在进行“数字音乐产业保护交易办法”课题,探索“个人艺术产品”的有效保护措施。

        黄炤贤介绍说,在韩国的网络上有一些可以免费观看的电影,这些影片通常是由网站公司支付版权费用;还有一部分电影需要观众自己付费,在网上观看刚上映的新片,收费大约在7000到10000韩元(约人民币40元-60元),这跟进电影院的价格差不多。为了有效地保护版权所有者的权益,韩国的版权法律两三年就要修改一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介绍,互联网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到现在是个很受关注的问题,很多问题也在研究探讨中,包括在法律制定方面。知识产权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想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走出去,让世界共享,知识产权是个核心。为文化产业搭桥的版权经纪人在发达国家很普遍,中国市场也应该借鉴。据王彬颖介绍,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在制定一个版权保护协定,以促进民间文学和民间文艺的保护,比如四川的变脸,都在这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