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界“大熊猫”内江成立“非遗”保护中心

07.07.2014  07:49

 

资中木偶剧非遗巡演进校园

 

资中木偶在非遗节上展演

      原标题: 保护文化界“大熊猫”内江成立“非遗”保护中心

  东兴区“沱江船工号子”、隆昌“双凤龙”灯舞、资中木偶制作工艺……这些,是多数内江市民知晓的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远不止于此,内江共有90多个省、市、县非遗保护项目。

  随着现代化脚步加快,不少非遗项目面临人才稀缺、资金困难等现实问题,成为文化界“大熊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们,近日,内江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传承困境 资金成最大问题

  胡海是资中县木偶剧团团长,也是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说起这些年木偶剧团面临的困境,胡海有些无奈。

  胡海说剧团花功夫培养的年轻人成才后,很多都会选择跳槽或者转行,而出现这样的现象与行业辛苦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资金问题。“不管是传承人还是其他木偶剧团的演员,最难的时候甚至连基本的工资都无法得到保障。观众稀缺同样与资金受限有关,剧团无法生产大型节目,只能生产一些小节目,上山下乡给乡村老百姓观看。

  前段时间,隆昌夏布编织工艺基地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作为隆昌夏布主要承载地,隆昌县山源棉麻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昌高跟胡海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说目前基地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资金问题,不管是基地的修建还是维护,都需要资金支持。

      专设机构 保护文化界“大熊猫

  一直以来,内江市非遗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历史比较悠久的乡镇或是在巴蜀古驿道线上的乡镇。近年来,全市共收集非遗线索约3000条,普查项目100多个,经专家组审核,筛选出其中30多项为内江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项目,包括民间美术、民间音乐、传统手工技艺等9大门类。

  目前,内江市已建立起省、市、县(区)非遗保护名录三级体系,共有省、市、县非遗保护项目90多个。

  据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工作人员曹永胜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为进一步加强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近日,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

  他说,非遗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草拟;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名录申报、数据库建设及保护计划的实施;征集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宣传、交流、展示等工作。

      负责审批 资金由县区政府提供

  胡海说,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后,希望能对非遗项目进行摸底调研,对涉及保护项目的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解决。此外,他还希望能在内江三县两区成立非遗中心,更有利于辖区内非遗项目的发展。

  内江市文化广播影视和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罗苏介绍,非遗中心主要负责非遗项目的挖掘和审批,但不提供资金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通过审批的非遗项目,县区人民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经费进行非遗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