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设计 成都是颗将升的“新星”

11.10.2014  23:0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黄泽君 冉倩婷)提到创意设计你会想到什么?艺术家,抑或艺术作品?

放宽思维:创意设计是基于科学发展基础上,改变人类生活的点子。换一个理解,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原生动力——

10月11日,2014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成都峰会伊始,首位演讲嘉宾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张信刚就抛出了整个峰会的主观点。然而,创意设计究竟是啥,未来发展前景怎样,成都又该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寻求城市发展新空间?论坛参与者们积极梳理疑问、寻找答案。

一问:创意设计何来?

什么是创意?”张信刚举例:以前人们用金属货币,很重,后来有人把“”印到纸上,这就是创意。

其实文化创意产业无所不在,任何产业加上艺术文化和科技创意、创新,再融合现代的经营管理,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台湾建设委员会原主委陈郁秀的理解更为广泛。

有了创意,如何设计?

在德国红点奖评委会主席、德稻工业设计和设计管理大师荣鼐看来,“当你有了创意,将创意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中,这个变化就是设计。”荣鼐说,要让创意迸发出价值,设计就是其中的转换器。

这一转换又如何成功进行?

丹麦设计师协会主席Troels Seidenfaden认为,基于生活,是好设计的根本来源。“设计师们可以多了解历史,回顾过去,寻找以往年代的特色,再结合现代生活和技术。

二问:“市场蛋糕”咋切?

创意设计的市场空间有多大?“非常大,比如一个腾讯的游戏就可以做到1500亿元。”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未来在整个文化产业中,文化创意会占到市场总份额的70%。

全国放开文化企业注册大门之后,从今年3月1日到8月底,半年内文化企业的注册比去年同比增长101%。

面对“大蛋糕”,怎么切?

创意设计产业,需要好的发展平台。”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说,我国现在成为全球第一位的制造大国,但工业品增加值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因此,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为制造业提供大量的附加值,已经迫在眉睫。

但是,平台的建设要根据城市不同的要求寻求不同的定位和高度。“需要融合多种条件,包括专业技术、横向思维、环境等,而且还要选择良好的区位,与大型制造业集群配合,或许能创造产业的新机遇。”花建说。

三问:成都的优势与机遇?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文创产业的优势区域集中在沿海地区。但在与会专家眼中,“成都也是一颗即将冉冉升起的明星”。

优势何在?

成都是各种文化的汇聚地,拥有充分而丰富的文化资源。”张信刚说,成都坐拥金沙遗址、青城山等旅游资源,充盈养生文化、巴蜀文化等……这些本身就是独一无二的优势。

但能否把握机遇才是关键。张信刚认为,成都应从创新旅游方式开始。“利用移动互联网群组的方式召集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主题打造集合。”更新颖的旅游方式,才能更充分地挖掘旅游资源。

陈郁秀则根据台湾文化产业发展经历建议:重视民族文化,将当地特色融入到文化产业中,才会产生独特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