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在成都成立 普法私人订制
让群众享受普法“个性化服务”
成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成都”“怎样建设法治成都”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要加强法治教育,着力构建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市的长期基础工作。
近年来,成都市不少社区有了常驻的法律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大学生法律志愿者来到街头巷尾,向群众开展法律宣传,律师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需要帮助的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许多市民都体验过成都市法律志愿者的服务,纷纷对其称赞不已,而成都市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让创建全国一流法治城市的氛围越发浓厚。值得一提的是,在成华区,该区司法局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
A
普法用力不平衡
某些社区有两个志愿者服务队来搞普法宣传,而有些社区则没有
加强调度
B
普法有待精细化
普法需要从整体着眼,也需要根据群众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法律服务
调查需求
成立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
联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市义工联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
通过走访群众,了解到最迫切的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法律服务,协助政府来提供给群众
创立法治文化工作室
志愿服务不“撞车”
在成华区二仙桥街道西北路社区,“段妈”的名气可不小,她就是原西北路社区书记段胜华,离职不离岗的她以志愿者身份成立了志愿者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作为最基层的民间组织,总能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反映给政府部门,请其尽快给予解决。成华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评价工作室:“发挥着广泛联系群众、了解居民诉求、畅达社情民意的作用,为群众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
据记者了解,其实在成都市,这样为群众提供义务法律服务的志愿者群体还不少,但由于彼此间缺乏沟通和合作,总会造成一些志愿活动上的“撞车”。“比如学雷锋活动和宪法日活动的时候,养老院就来了好几批志愿者,某些社区有两个志愿者服务队来搞普法宣传,而有些社区则没有,容易造成普法用力不均衡。”该负责人表示。
在此背景下,结合今年首个国家宪法日及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成华区司法局成立了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创意工作室,联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市义工联、成华段妈工作室、党员、律师、学生、社区网格员,着力构建法治宣传志愿服务体系,实现校地社联动,推动宪法宣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