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产业如何“扭亏为盈” 打造“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25.09.2015  07:51
  琳琅满目却“天下一家”的纪念品、拦腰砍价却爽快成交的“特色商品”……在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尤其是民族地区,营售特产的小作坊、淘宝店“俯拾即是”,外观基本一样、宣传包装类似、营销推广趋同的产品让人难辨真假。

  为了解决市场主体恶性竞争、缺乏造血能力等问题,我国各民族地区都在积极探索。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四川省也编制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目前来看,藏羌彝地区文化产业已经快速起步。

   同质化、价格战,文化产品怎样走出困局

  雕琢出美轮美奂的图案、涂上各色天然的矿物颜料、盖上考究的藏纸……近日,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东村的藏族祥巴基地,祥巴艺人曲甲花费了近3个月的时间刻好了一张画版,终于等到揭开第一张版画的这一刻。“祥巴”,是藏语音译,意为木刻版画。2010年,几位藏族艺术家在传统印制经文的形式启发下,独创设计了这种新的藏族版画艺术。曲甲说,目前仅靠祥巴创作,他每年就有三四万元的收入,“作品从来不愁销路,一般都是出口国外”。

  在祥巴基地,除了能够看到手艺人的现场制作演示和祥巴作品展,由祥巴元素衍生出的明信片、书签、笔记本、帽子、水杯、三层盘等文创产品,也独具一格、十分惹眼。曲甲说,这得归功于祥巴艺人自发组织的行业协会——不仅协商祥巴作品的价格,防止恶性涨价或压价,规范市场秩序;更探讨祥巴艺术的传承和开发,打造出真正的特色。由此,曲甲所在的九寨沟藏族祥巴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每年的产值就有几千万。

  然而,在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地阿坝州茂县,古老的羌绣却陷入了“窘境”。四川羌寨绣庄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绣庄之一,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3000户左右的羌族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是,随着近期订单锐减,公司年销售收入从最高峰的600万元,一度下降到了100万元,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羌寨绣庄总经理杨军说,茂县具有发展羌绣的天然优势,但缺乏统一规划,优势就被“滥用”了。羌绣在当地属于“泛地域性”的纪念品,遍布当地,有各种小作坊、淘宝店,压价竞争、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泛滥,严重破坏了行业的整体生态,而影响最大的还是他们这些大厂家。

  同样的问题,也曾是九寨沟的旅游演艺产业遭遇的瓶颈。“此前,本地的一些演出团体紧盯短期经济利益,为了争取游客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搞低价竞争,不但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使得当地的演艺资源难以整合。”九寨沟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王毅介绍,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积极加强引导——演艺团体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决定演出票价和演出场次,但每年开业前必须到物价部门进行价格申报备案,这样既规范了市场秩序,又激发了演艺市场内部的发展活力。

   各自为政、难以造血,市场主体如何健康成长

  原生态的“羌魂”歌舞、悠扬的羌笛、精美的羌绣……四川茂县羌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经理杨礼果介绍,2014年,茂县古羌城接待了41万人次游客,经营收入为800余万元。

  然而,坐落于成都至九寨沟必经之地的古羌城景区,到目前为止年年都在亏损,由“过境游”到“目的游”的转变也未能很好实现。杨礼果说,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本地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建议将全县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宣传、客源共享、合作共赢,变单一的‘旅游点’为丰富的‘旅游面’,形成总体的竞争力。

  而映秀东村非遗文化产业园,其实正是资源整合、集群发展的好例子。在映秀东村,除了祥巴基地,有关藏羌文化艺术品的展销点、体验店还有许多家。“映秀也是成都到九寨沟的重要一站,往来游客众多,但没有特别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点作支撑,总难以让他们留下来”,映秀镇党委副书记徐才英说,映秀东村非遗项目的建设,正是一种有益探索。“按照‘功能明晰化、产业集聚化、文旅融合化’的发展目标,映秀东村非遗文化产业园建设了民俗文化体验区、主流文化展示区和时尚文化休闲度假区等多个特色文化旅游区。”徐才英说,该产业园目前已引进了藏香、藏茶、藏羌绣等20余个非遗项目,形成了集群文化的合力。

  筑巢才能引凤,有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大力支持,才有资源的有序整合。在阿坝州松潘县,松潘古城就是依靠“政府主导、招商引资、业主开发”的模式,让多元资金投入、社会参与,政府予以规划管理。而在映秀东村,还给予非遗项目引进很大的优惠:除了对房屋租金、店面装修进行补贴外,在税收、土地和水电费用上也给予支持。

  而单单依靠扶持也非长久之策,市场主体本身提升造血能力才更重要。“若缺乏走市场的能力,再好的项目也是昙花一现。”徐才英说,最早一批入驻映秀东村的项目有几家已经撤出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不能适应市场化的模式,“有时甚至游客都到店门口了,老板却还没开门营业,需要我们一家家敲门提醒,就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商业运作了。

   人才缺、创意少,民族文化怎么占领市场

  “公司之所以缺乏应对市场的能力,还归结于人才和创意的严重缺乏。不少年轻人懂设计,但不懂羌族文化元素,就无法开发出有特色的、针对市场的优质产品。”杨军指着公司陈列室里的作品表示无奈,“像这样的花花草草图案,哪种绣品没有?羌族的元素在哪?”杨军说,藏族祥巴开发出了这么多高品质的文化创意产品,就是有一支既懂藏族文化,又精通创意的团队在发挥作用,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汶川县相关负责人也坦言,现在县里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十分稀缺;既懂艺术创作和产品研发,又懂市场经营的人也凤毛麟角。

  但是,培养或引进优秀人才进行创意开发的高昂成本,仍让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同时,文化市场的尚未成熟,行业规范和投融资体系的不健全,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也制约着文化创意的开发。许多茂县群众反映,在满大街都是“羌绣”的市场里,好羌绣很少,这些外观基本一样、宣传包装类似、营销推广趋同的产品泛滥,甚至反过来让羌绣艺人也琢磨不透了:名义上列为非遗的羌绣,市场却被搅得浑浊不堪,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岂不是双双无益?杨军也表示,如果一个产品费大力气设计出来了,不出几天满世界都是仿制品,那会更加打击坚持原创的企业,长此以往谁会再去当出头鸟呢?

  2014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四川省文化厅也协调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共同编制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上重点关注藏羌彝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问题,以指导各地区落实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和具体举措,打造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民族文化品牌。

  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介绍,目前,四川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已规划文化产业项目142个,涉及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88亿元,涉及文化旅游、演艺娱乐、民族工艺品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一步步实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演艺聚集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带,可以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来看,藏羌彝地区文化产业已经快速起步。”四川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强金武说,下一步,四川将搭建“互联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服务平台,加快完善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建设,拓宽产品的展销渠道,让文化产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记者 郑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