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神奇处方敷热毛巾能治10种病 医生:有禁忌

27.10.2014  20:46

  敷热毛巾能治10种病?

  特别提醒

  “热敷疗法”虽然方便,但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用。

  最近,一题为《太神奇了,敷热毛巾竟能治十种病!》的微信被众多网友转载。微信说:“温则通,通则不痛”,中医认为用毛巾热敷可以达到温通的效果。选择洁净的毛巾,在40℃-45℃中的热水中浸泡,拧干后敷于患病部位,每隔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热敷时间持续15-20分钟,每天敷3-4次。此外,微信中还介绍了十种适应症。此微信说的靠谱吗?昨天,记者向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多个科室的专家求证。

  1 缓解眼疲劳?正确!

  原文:用毛巾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干眼症的症状,还有明目健脑的功效。

  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夏承志介绍说,毛巾热敷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对睑板腺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帮助,防止因睑板腺功能障碍导致干眼。但是其他的干眼症,还需要对症治疗。如果经常感觉眼睛干涩难受,要咨询专科医生,尚无有效办法根治,患者大多数采用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至于“明目健脑”,显然是夸大了。

  2 预防耳聋?不靠谱!

  原文:用毛巾敷在耳上或轻轻擦揉,可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预防因缺血引起的功能性耳聋。

  解读:该院耳鼻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说法不正确。所谓功能性耳聋是指无听觉系统器质性病变的假性听觉障碍。对于这种耳聋,仅仅靠毛巾热敷是难以预防的。

  3 改善头晕?有一定效果!

  原文:将热毛巾放在后脑勺,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还可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

  解读:该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倪正介绍说,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衰弱等病都有可能引发头晕等症状。毛巾热敷有助于颈部气血畅通,对于供血不足类的头晕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对于其他原因诱发的头晕无效。至于文中提到的,热敷能提高反应力和思维能力基本不可能。

  4 治落枕?有一定效果!

  原文: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解读:该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介绍说,说法不全面。落枕的病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睡觉时姿势不良导致肌肉扭伤;二是感受风寒,使颈背部气血凝滞,筋络痹阻,以致僵硬疼痛;三是某些颈部外伤导致肌肉保护性收缩,以及关节扭挫诱发;四是有颈椎病疾病,稍感风寒或睡姿不良,即可引发本病,甚至可反复“落枕”。对于第二种类型,敷热毛巾有效果,但其他情况则无效。

  5 慢性腰椎疼痛?应急之策!

  原文:腰椎疼痛用毛巾热敷,可缓解局部症状,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解读:该院骨科主任杨增敏介绍说,出现腰椎疼痛敷热毛巾只是应急之策,关键还是要及时到医院骨科就诊,明确病因。

  6 去除打针造成的硬结?不靠谱!

  原文:轻轻敷在打针后起硬结的部位,每次30分钟,边热敷边揉,以促进硬结部血液循环,加速药液的吸收。

  解读:该院大内科护士长张吉华介绍说,有的患者在输液完毕拔针后,有时会出现局部肿胀症状,按上文的说法直接“边热敷边揉”是不对的。因为热敷可以促进炎症消退、缓解疼痛、减轻深部组织充血、保暖;冷敷可以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控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降低温度。在拔针后立即使用热敷,可导致体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促使肿胀增大。而利用冷敷,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以及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所以,患者在拔针后,应先用冷毛巾敷在肿胀部位,时间不超过30分钟,若仍需冷敷,待休息1小时后再次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间歇6~8小时后,再使用热毛巾敷肿胀部位,方法、时间如同冷敷,这样才能使局部肿胀尽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