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整治环境 武侯区“城市管理转型升级”见成效

19.06.2014  19:23

        四川在线消息(王跃翔 四川在线记者 胡佳丽)公路两旁没有了建渣弃土,多了青草、鲜花、绿树;街面上烟头、纸屑无迹可寻,全是统一编号电子管理的垃圾箱;农家小院、居民院落里少了杂物堆,有了新建的景观垃圾池、垃圾中转站;大街小巷规范整洁,车辆行停有序;特色街区“移步一景”,店招容颜靓丽,雕塑造型各异……这是武侯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城市管理转型升级”为目标,抓好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全域整治城乡环境,建设高品质美丽武侯,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一个缩影。

        啃下“硬骨头” 告别垃圾当街转运

        以前,每晚凌晨时分,装载着各个小区生活垃圾的车辆,向位于碧云路街边的一个垃圾堆放点集中,堆成“小山”的垃圾包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路人避之不及,附近居民和商家颇有怨言。

        “生活垃圾转运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形象,多年来垃圾当街集中转运屡遭市民诟病。”武侯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生活垃圾转运站整治”是今年五大城市病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硬骨头”, 武侯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采取“组织协调、调查研究、资金保障、进度督办”的措施,围绕生活垃圾转运站“异地重建”和“整治提升”两条工作主线,全力抓好民这一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记者了解到,武侯区日产垃圾约1200吨,为彻底解决垃圾当街转运扰民的问题,将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区域的7个街道办事处共26座垃圾转运站点纳入先期整治工作范围,其中包含封闭式生活垃圾转运站5处,半封闭式生活垃圾转运(站)点10处,敞开式生活垃圾转运点11处。

        改造后的碧云路生活垃圾中转站占地面达到1260余平方米,其中作业区和停放区都达到了500余平方米,解决了生活垃圾裸露装运的问题,确保生活垃圾中转过程的清洁化、秩序化和规范化。

        建造“绿色小屋” 门口不再堆垃圾

        “老李,你出去买菜的时候,顺便把垃圾带到‘绿色小屋’里去。”每天早上,武青东路一段的程巧珍和老伴出门的时候都会将家里生活垃圾放到四周有花有树的“绿色小屋”去。

        程巧珍指着佩戴绿色 “花冠”的垃圾池说:“由以前臭气熏天的垃圾池变为环绕院落的美丽‘绿色小屋’,不仅兼具了收集垃圾的功能,其本身也成为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

        如今,一个个头戴绿色花冠的垃圾池“现身”在机投桥辖区,这种被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称道的“绿色小屋”,宽约4米,瓷砖镶边,四季绿篱掩映。环卫工人告诉笔者,可别小看这“绿色小屋”,虽然“屋顶”上绿草茵茵,四方还有绿篱装饰,可它的“肚子”里可大有名堂。原来打开“小屋”背后的小门,4个大型垃圾桶“藏身”在此。

        “每天上午8点30分到10点30分,下午4点到6点,我们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绿色小屋”内清运垃圾。过去那种生活垃圾散落、蚊蝇滋生的垃圾桶再也没有了踪影!”机投桥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性化的设计,让“新绿塔”垃圾池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美观实用。

        “绿色小屋”垃圾池周边的居民住户对新建的垃圾池赞誉有加,居民周道清说:“以前丢垃圾的时候,看见垃圾桶周边蚊蝇滋生,遍地都是散落的垃圾,根本不愿意靠近,在很远的地方就将垃圾丢向垃圾桶,至于丢进去没有也懒得去管。”现在,垃圾桶全部放在“绿色小屋”里,自己也不好意思将垃圾胡乱丢了,自然环境好多了。

        与此同时,武侯区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中,按照《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手册》确定的标准,实行整治“牛皮癣”与环卫作业市场化打包招标,建立村组专业保洁员队伍,交警、巡警、城管三合一联勤联动规范车辆行停,打造特色示范街区、实施“花开武侯”工程,以及“垃圾不落地直收直运”和“户集、村收、街道运、区处理”两种垃圾收运模式等创新举措,大力提升了全域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