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探索整村扶贫:一个企业“托”起一个穷村
□记者 李淼 王成栋
一个村,专项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只能修2公里路。扶贫解困往往杯水车薪。
如何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扶贫?决不只能停留在道德呼吁上。还要靠市场的力量。这方面,通江趟出一条新路。
巨变
穷村靠产业基地脱贫
7月11日,车子穿梭于茫茫大巴山,2个小时才从通江县城抵达龙凤场。
到了海拔1200米的环山村,村主任刘承仁引着记者来到村子高处的缓坡,只见核桃树绿意葱茏,树下半人高的桔梗撑出蓝紫色的喇叭花;百合的花蕾已有手指长,含苞待放。这片经济作物整整2万亩,一望无际。“这就是巴中卓轮林业公司的产业基地。”刘承仁说,我们环山、方山和鱼池梁3个村脱贫就靠它了。
环山以前有多穷?刘承仁随口举出一串例子:2011年前村上没通路,村民赶场来回都得打手电筒;抬猪去乡上卖,经常半路就死了;9月开学前,家家户户忙借钱;2社30岁以上光棍32个……全村863人,每家只能从荒山薄土里刨个千把块钱。贫困户有70多户,除200多人留守,全部外出讨生计。
环山正悄然改变——2社的光棍们已有一半娶到媳妇;有9户修起新房。群众还要求村上修漂亮的巴山新居……
“ 托管”
村子变车间,农民变工人
山乡缘何巨变?答案正在荒山、荒坡、荒地上。
早晨8点,贫困户刘伟章就扛着锄头,吆喝上左邻右舍,准时上班。
基地里,90多位村民忙着给桔梗除草、给百合上肥。最忙碌的四五月份,最多有500多村民。
“环山已经成为公司的一个车间,村民变为公司‘员工’。”刘承仁说。
在卓轮林业老总李卓轮眼里,荒山荒地却是绿色宝库。2010年起采取“林地盘活,土地合作”方式,卓轮林业与村民共同开发绿色财富。
刘伟章成了卓轮的股东,他把24亩荒山荒地交给村委会。全村6400亩林地流转给公司,8400亩荒地荒山则采取折股分红模式搞合作:三年后有收益,村民分红20%。环山村民大多进基地务工。
去年,刘成宽夫妻务工收入3.4万元,流转租金加分红2.9万元。78岁的刘成文每天也有100元工钱。“全村劳动力平均一年工资1.7万元,今年底村上还能分红1000多万元。”刘承仁说,5年后盛产期最多能分一亿元。
按约定,卓轮公司必须担负起社会责任:负责环山发展规划及实施、贫困户用工和特困户帮扶。“有点像把贫困村委托给公司‘代管’。”通江县扶贫局局长万学成打个比方。
卓轮为项目村编制产业规划,培训贫困户,建起120多公里产业路、150余口山平塘。“项目区贫困户已获财产性收入4500万元。”李卓轮说,公司还协调捐赠小学教学设备,给学生提供免费午餐,为老师每月补助600元,对特困户给予特殊救助。
“与村民从利益到感情紧密联接一起,合作才能持续,企业才能长远发展。”李卓轮说。
共赢
村村有龙头,户户有项目
共赢效应已经凸显。
环山今年已有30多个村民返乡发展。连周边村子也很“眼热”。“有3个村村民去年就把地集中到村上,天天催着干部把公司请来搞合作。”龙凤乡党委副书记文均介绍。
卓轮基地下一步将扩大至16万亩,并投资建设核桃精、中药材万吨饮片加工厂和纸浆厂。
而在万学成看来,让龙头企业来带领发展特色产业整村扶贫,干成了政府花数千万元都不一定干得好的事。
万学成把这种撬动机制称为“1331模式”——1个村引进1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龙头企业;企业与农户建立整体流转、保底分红、折股分红3种利益联结方式;企业负责贫困村发展规划及实施、贫困户用工、特困户持续结对帮扶3个社会责任全覆盖;政府则为企业提供一整套服务,保障合法权益、给予优惠政策和表彰奖励等。“县上正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对在贫困村规模发展特色产业100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万学成说。
目前,通江已引进8家企业在14个村推进整村扶贫。“今年目标是发展20个村,最终实现贫困村村村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户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万学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