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试点近一年:先充值再消费 单笔限额2000元
原标题:数字人民币试点近一年:先充值再消费,单笔限额2000元
数字人民币试点已近一年。
2020年4月16日,数字人民币在苏州相城区落地应用,至今已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新区等多地开展试点,涵盖线上线下交易场景。据悉,第二批试点将新增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六地。
近期,六大国有银行在上海接受数字人民币钱包开通申请。上海低调测试数字人民币的同时,也新增消费应用场景。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上海市徐家汇商圈附近的建行、交行、工行。在其中一间银行登记姓名、手机号码及手机系统,两天后收到申请通过的短信通知——获得数字人民币测试资格。
从时代周报记者线上线下消费体验来看,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方式和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并没有太多区别。但在使用数字人民币之前,需要先将银行卡上的钱转至数字货币钱包充值。消费时,只需要打开数字人民币App即可支付,即便是没有网络条件,仍能使用支付。
“消费场景多,使用功能多,用的人才会多,才容易培养成消费习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鹏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部分人已经习惯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数字人民币要推广还需较长时间。
每天最多花5000块
要想使用数字人民币,得先安装数字人民币App。
以时代周报记者获得交行的测试资格为例,手机是安卓系统的,只要点击短信内的链接,根据提示就能下载。App安装完成后,可直接使用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就能开始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
但数字人民币钱包里,本身并没有钱。
往里充值是第二步。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充值过程是不需要绑定银行卡的。按照提示,充值的方式可以选择六大行中的任一银行手机银行,页面会自动进入相应银行app主页,输入账户密码就能转账了。
当然,绑定银行是另一种充值方式。经过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后,就能绑定对应的银行卡。
数字人民币钱包里有钱了,付款收款也就变得很容易了。
不少应用场景已经接纳数字人民币,例如上海南京东路地铁站里,贩卖零食、饮料的三台自动贩售机黑拾就可使用数字人民币。
但并非所有黑拾贩卖机都可接受数字人民币支付。“当前只是小范围测试,”贩卖机客服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贩卖机主要分布在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世纪大道等地铁站。
线上使用与其他电子支付方式也基本没有差别,但有使用前提——需在数字人民币APP的子钱包栏目,开启相应的线上支付APP推送,同意“免密便捷支付”。
而这些支持数字人民币的线上软件也需要更新一遍。
以京东为例。时代周报记者在平台选购一本书,支付流程与平常一样,只是支付方式会出现“数字人民币”选项,勾选后即可支付。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线上线下使用体验后发现,数字人民币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式基本无异,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譬如先对数字人民币钱包充值,充值及支付也有限额要求:数字钱包余额上限是10000元,单笔支付限额2000元,日支付限额5000元,每年交易限额50000元。
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有支付限额,扫码或绑定银行卡支付的额度有所不同,但限额基本是万元以上。
对大部分使用者来说,数字人民币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提现免费。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计付利息,央行也不对兑换流通等服务收费。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提现,按照每笔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
不泄露个人信息
数字人民币使用方式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本无异,但安全性略高一筹。
时代周报记者体验发现,无论是线上支付还是线下支付,数字人民币用户的个人信息都没有泄露风险。线上支付采取的是“电子钱包”应用,任何平台都只能收到钱,无法直接获取付款者个人信息。
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此前曾表示,目前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还是微信、支付宝,都是与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银行开户是实名制,无法满足匿名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
此外,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还体现在App上。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数字人民币APP内的所有内容都不可以截屏。当时代周报记者尝试截屏操作时,APP便会弹出“当前页面涉及隐私内容,不允许截屏”的内容,阻止截屏操作。
目前,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范围不断扩大、场景不断丰富。但数字人民币如何实现大规模普及和推广,尤其是大众养成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习惯的背景下,成为一大难题。
“就测试场景中的数字人民币应用来看,数字人民币的功能较为单一,使用场景也较为单一,使用之前还要先充值,流程较为麻烦。”王鹏坦言,在使用功能方面,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多数体现在支付领域,转账、结算等功能还没开启;应用场景方面,企业端应用还比较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数字人民币还是新生事物。“需要培育、孵化使用数字人民币的习惯。”王鹏建议,以上海为例,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给予红包补贴和优惠政策,让更多消费人群、商家和企业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其次,还要拓展使用于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金融产品,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平台实现,让大家在更多场景中使用。”
小花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数字人民币距离大规模普及还存在挑战,可重点关注运营,就数字人民币培养用户习惯,做好用户留存。
对此,王鹏提出了一个建议——将数字人民币与日常的城市活动、城市建设内容结合,比如发行实体卡、纪念币等方式,让更新潮的内容跟数字人民币试点相融合。“让大家觉得好看又好玩,既参与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又能与日常社会生活结合”。
责任编辑:张申
扫码下载新浪新闻 时事在你掌心
已阅读52% 前往新浪新闻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