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的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开班

09.12.2013  20:48

            2013年12月9日上午,教育部“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3)”四川师范大学班开班仪式在狮子山校区六教714举行。我校副校长谢名春,教师培训学院院长李志全,教育科学学院书记万英、副院长李松林,班主任布穷等出席了开班典礼,来自全国11省的48位校长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教师培训学院李志全主持。

  首先,项目负责人谢名春副校长代表学校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对来自11个省的校长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的办学历程、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情况,他说,这次农村校长培训是教育部的培训,对培训单位提出了要按照高要求进行的要求,同时对培训学员也提出了希望,希望大家珍惜培训机会、思考教育改革的未来、注意培训期间的安全等。

            万英简要介绍了教育科学学院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与专业设置等情况,以及本次“农村校长助力工程”专家团队组建情况,并强调培训跟岗期间的安全问题。

            项目主管李松林介绍了本次项目的课程和意义。他说,本次培训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们的理解与研判,把培训目标定位在着力提升校长“三力”上,即“对教育的理解力”、“校长的领导力”和“教育改革的变革力”。课程设置的领域包括学校文化、教师队伍、校本教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同时,在教育部规定的两个要求之外,课程还有两个创新之处,第一是专题讲座,邀请相关专家做农村教育以及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的介绍,以及学校顶层设计,旨在开阔视野、把握当前教育改革动态;第二是跟岗研修,主要有四类学校供学员选择,包括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办学经验的优质学校、发展突飞猛进的新办学校、优势不强的中流学校和发展不好的薄弱学校,学员们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选择进行。

            学员代表、南充仪陇县保平小学校长陶钧发言,他代表四川学员表示了对外省学员的欢迎,并代表全体学员做出了两个承诺:一要转变角色、摆正位置。要从校长的领导角色转变为一个学习者,遵守学习规定和班级制度;二要明确学习目标,主动学习。把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摆出来,向专家请教,与同事交流,争取收获更多新知识新经验。

  最后李志全着重介绍了“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情况,他说,教育部从今年开始,每年组织2000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旨在通过培训、影子学习、实践反思等,在专家指导下,借鉴其他学校办学经验,提升校长专业素养和解决学校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全国有36个培训机构承担了这个项目,川师大是其中之一。

  开班典礼结束以后,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巴登尼玛教授做“教育的使命”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