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马琳:关于通识教育与家国情怀之浅见

22.12.2014  12:48

坦白说这是通识教育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此前我没有想过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有何不妥,也认为大学为社会企业输送人才是理所应该的,甚至建议学校学习的知识应该更与就业实践挂钩,活在自己的小我世界中,未曾考虑过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需要我来体现。

本科四年级时,有幸参加了一次校长座谈会,交大各位学生代表在座谈中大谈大学学习生活的所见所思,不外乎围绕校园安全问题、校园娱乐问题、学生就业实习问题和课外文化活动问题。大家慷慨激昂之后,徐飞校长泼出一盆冷水,具体内容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晰,但对一个词记忆犹新,那就是“家国情怀”。从那以后我开始思考,家国是谁的家谁的国?大学教育到底是要我们学会什么?什么人可以称为知识分子?

尔后,我开始了解所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反观教育现状与社会情形,反观技能水平与精神高度的差异。

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尚未有准确的解释,一方面因为教育改革发展至今还在探索之中,教育处于一个变革深入的过程,徐飞校长曾写过一篇《通识教育再认识》的文章来解释通识教育。文章指出,通识教育是人本教育、自由教育和无用之用。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和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是把有关人类共同生活最深刻、最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要素的教育。通识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非制器,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恰恰是在变化莫测中最基本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变的东西;而不是跟在爆炸的知识后面追所谓的新东西。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训练出最基本的思考能力,包括对伦理问题、人生问题的看法,对形成知识的整体观和通透感最有帮助的。

高等教育确实存在难以调和的困境,过度强调人文与价值理性,似乎显得高深飘渺,与社会脱节,不利于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强调科学与工具理性,似乎少了些担当和责任,少了些精神层面的思考,容易导致社会文化的缺失。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同日而语,必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

作为一个文科专业的学生,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博弈在我们的学习中显得更为激烈。有时“通识小人”作祟,我便背起书包去图书馆借一摞书,诸如法制类《谁来守护公正》、《我们人民》,或者文化类《文明的冲突》、《菊与刀》、《东方学》,还有哲学社会学类《权力的眼睛》、《疯癫与文明》,这些书往往伴随无穷的思考,让人回味。

谁来守护公正》一书让我思考中国法制进程与外国的异同,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想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法》《出版法》等各类法律尚不完善,国民的法律意识也有待提高,这样的情况下推进依法治国并不容易,挑战来自立法机关、执法机关,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文明的冲突》一书让我反思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的影响,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成为美国文化侵袭冠冕堂皇外衣,从美国大片中的英雄主义意识形态催眠到全球化企业中的经济意识形态竞争,中国的文化自立和文化输出之路任重而道远。

权力的眼睛》一书中探讨了权力的产生与运作,福柯的观点很大程度唤醒了我对理性的盲目认可,其中对知识分子的职责定义更是让我记忆深刻。书中说,知识分子就是通过自己专业领域的分析,对设定为不言自明的公理提出疑问,动摇人们的心理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拆解熟悉的和被认可的事物,重新审查规则和制度,在此基础上重新问题化,并参与政治意愿的形成。当今社会,大家对“知识分子”这一概念避而不谈,甚至提起时都是一种玩笑、讥讽的语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对知识分子职责的逃避,倘若这个世界缺失了这种问题化的反思,只关心与自己相关的衣食住行,或者只是工具性的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社会文化则会显得单薄而可悲。

专业偏执者也会摇旗呐喊,对通识的思考似乎对专业学习无益处,然后新闻传播学专业最理性的职业不过是记者、营销策划人员,或者从事其他宣传类的工作,倘若以此为目标我更该看些市场营销、文化传播类书籍,去研究怎么发帖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比起家国社会要轻松很多,不只是操作方面的轻松,更是思想上的放松。但每每这时,内心“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这时又会被嘲笑,“那些有的没的想了又有什么用呢,国家又不是你来治理。”确实我无权指点江山,但是思想是自由的,思想的力量可以让自己充实,更可以推动社会的前进,看似无用的思考与批判,都会成为而后变革的动力。

中国的学生从小被教育爱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乐此不疲,到了本科甚至研究生,我们不再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小孩子,逐渐开始思维独立,这时我们已经具备了深深的民族荣誉感,我们以祖国的高速发展为荣,对他国的抨击鄙夷而义愤填膺,但我们也开始怀疑,怎么做才是爱国呢?家国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从大我上看,家国情怀让我们更关注社会担当和历史责任;从小我上看,家国情怀更关注家庭的健康和和睦,不同于唯我独尊的自我观念。

从古至今,家国情怀一直是仁人志士宝贵的精神财富。唐有杜甫对家的眷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北宋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祖国命运担忧分愁,为苍生幸福怀愁;南宋有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对国家的期许;还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靑”;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秋瑾报国“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中山先生“振兴中华”、“天下为公”的情怀;还有毛泽东对历史的叩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直到今天,和平当道,国泰民安,家国情怀逐渐被忽视,人们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大学的价值。这本是环环相扣的文化传承,却因社会功利主义大行其道,通识教育被忽视而造成了脱节。大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是对自我的了解,是人生底色的铺垫,最后这些沉淀将有助于我们对未来做出明智的抉择。

通识教育可以树立起我们的家国情怀,然后通过专业教育付诸于行动,这是内在信念与外在行为的结合。就好像“五有交大人”这一理念对交大人的要求: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五有”的每个点都有一通一专两个维度,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有的是教育一直在推崇的,也有的是教育改革后被提及的,甚至有的是长期以往被忽视了的,恰巧唤起了我们对新时代人才的再认识,不只要具备专业科学知识,更要牢记家国情怀,对家、对国、甚至对全人类的担当。

  作者简介:

马琳,艺术与传播学院2014级新闻传播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