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柯小君:茅以升学院办学实践与启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这句对中国教育振聋发聩的疑问,触及到了中国教育的痛处,给教育界抛出了一道艰深的命题。为了直面问题,回答“钱学森之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掀开了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幕,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区”。
学院成立五年来,在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先进理念,总结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工班”、茅以升班、中法4+4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经验中提升,在实践中摸索,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积极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探索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在工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希望为学校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启示一、以大类招生培养为导向,强化基础,实行分层、分类培养。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从2017年开始,高校招生将不再分批次录取,实行“专业大类”招生,高校将自主设置招生选考科目和选拔评价标准。换言之,就是由于现有专业划分过细,如何整合专业优势吸引优质生源?如何设置专业考核科目?如何考察学生的专业性向、专业素养、专业潜质?这一系列问题就是我校即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茅以升学院五年的办学实践中,其中最大的一个改革特点就是自主选拔,淡化专业,本研贯通,实施大类基础上的分层、分类培养。茅以升学院培养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决定了她的学生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霸”,也不能是为满足父母的心愿选择茅院的“乖乖娃”;他们必须要志存高远,有成为大师、领袖的远大志向,按照徐校长的话说就是只有有了做人上人的意愿,才能吃得苦中苦。因此,茅以升学院设计了一套统招与选拔相结合,集申请、初选、笔试、面试、考核、滚动、分流于一体的人才选拔机制,选材的宗旨就是要把最适合、最愿意接受拔尖人才培养的学生挑选出来。他们前两年集中强化工科大类基础,在文、理、工三大类公共课平台上进行大类通识培养和在打通的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上进行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后两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进入各学科专业学习,并制定贯通研究生阶段的个人培养方案,部分优秀学生可以进入博士层次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与研究。这样就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学术型、研发型、技术型等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培养途径,做到人尽其才,多元培养。
启示二、以课程改革为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课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当前,我校的课程整体水平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对新课程的开发能力比较弱,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没有能够及时、有效的转化为教学服务,跨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不够,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为此,学校以茅以升学院为试点,在基础学科的主干课程尝试改革,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重新设计整合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开设新生研讨课,重点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深化改革。一是整合课程的课内教学内容,压缩约10%的课内学时,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和参与科研实践训练提供保障。二是改革英语课程,突破传统的英语逐级式教学的模式,将英语四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成一门《英语综合能力》课程,增加跨文化交际、实用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商务英语、英语口语等应用能力训练内容,更加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三是将计算机、物理和数学等三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融合贯通。以计算机C语言编程、数据库为手段,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引入数学和物理课程教学,通过计算机进行建模、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为新生开设新生研讨课程,引导和培养新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教会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后续深造学习打下基础。与此同时,将启发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实现过去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中心的转变。从近几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来看,茅以升学院学生都榜上有名,特别是2013和2014年,茅院学子更是连续两届斩获全国一等奖。这些成绩的背后,除了导师的辛勤指导和学生的努力付出外,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改革也功不可没。
启示三、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个性,营造开放包容的竞争环境。
学校大力提倡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已深入人心。而“以学生为中心”,指的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时,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思想、情感,在教育教学和制度安排上,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主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学习禀赋和潜能挖掘创造宽松的环境。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茅以升学院创办之初就已经融入办学纲要,指导办学实践。根据《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学院办学方案(草案)2010年版》,学院实行“学生+学科”的“双重竞争、双向流动”的机制。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自主规划个人学业和发展方向,选择符合条件的专业;与此同时,不同学科也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挑选和争夺优秀生源。对于不能适应者,学生可主动申请或分流到普通专业,同时选拔增补其他优秀者。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学院除了给学生配备指导老师外,还会邀请优秀学长来传经、指导和示范,鼓励并组织茅院学生跨学科、跨年级组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安排学生提前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此外,学校的办学资源、教学师资、奖助学金、经费和项目等都会给予茅院学生一定的倾斜,助力他们成长成才。这一系列举措在办学实践的操作层面或有差强人意之处,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没有过时,通过了茅以升学院的办学实践检验,对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仍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启示四、以机制为保障,统筹校内外、国内外资源,推进协同育人。
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的成长从来都不是靠单打独斗和闭门造车培养出来的,他们需要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经历、体验和感悟。校际合作就对于拔尖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不仅能实现资源共享、人才流动,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与融合,增进高校间的互动与交流。
茅以升学院的办学实践,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协同育人的过程。学院以校内实验、企业实习、校外实践为主线,依托各专业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结合学校SRTP科研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学院面向国际,主动融入国际工程教育潮流,以加入美国高校荣誉教育协会(NCHC)为契机,学习借鉴美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享美国本科荣誉教育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国外交流、学习体验等方面的资源。依托学校与国(境)外高校签订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协议,学院已与包括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6所高校开展了短期交流、学生交换、暑期游学以及攻读研究生的国际项目。五年来,茅以升学院有海外游学、交流经历的学生占23%。2014年首届毕业生中,继续读研学生占67.2%,其中国内211、985高校读研占20.5%,出国(境)读研占11.5%,他们中几乎全都有国际游学交流的经历。尽管这些数据与一流研究型大学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这毕竟是一次尝试和突破,是交大这块沃土上“万绿丛中一点红”,必将会带来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年的时间在岁月的长河中就是弹指一瞬间,我们无法估量茅以升学院这五年培养的学生将来成长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院肇始之初,我们就时刻以探索的心态,行改革之道,求育人之本。五年的努力,起码能够给他们的人生打下一抹底色,为他们的理想插上翅膀,振翅高飞,这也正是教育之根本所在。
以上仅个人拙见,如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柯小君,茅以升学院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