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大校友风采(15):藏区教育的信徒,“引领光明”的阿坝电大校友彭措

03.08.2016  08:32

  图1:阿坝电大校友彭措

1986年,一个年仅18岁的藏族小伙子带着初为人师的遐想从马尔康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他被分配到当时处于半瘫痪状态的脚木足乡牧业村小学任教。从最底层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实了专业发展的阶梯,一路成长。在29年的教育生涯中,有19年辗转在乡村学校,先后担任过村完全小学负责人、中心校教导主任、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副校长、校长等职务。一师一校、复试教学、双语教学、职业教育都与他结缘;扫盲、普实、普初、普九与他同行;“行动计划”、“两免一补”、“易地育人”、“营养餐”等教育德政在基层的落实有他见证。学校换了一所又一所,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当年的同学、领导和下属一个个离开教育战线,每次目送那些离去的背影,都更加坚定他守望的决心,因为他明白,教育是一块需要坚守的阵地,需要耕耘的圣土。他和他所在学校的曲折经历和执着前行就是藏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缩影。他,就是马尔康县第二中学校长彭措,四川电大2009—2013年教育管理本科毕业学员。

在世纪之交来临之际,马尔康县第二中学的双语教学受教育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冲击,学校发展陷入低谷,在校生不足百人,学校濒临撤并,只能靠挂牌职业教育的牌子来勉强维持局面。2005年,当时在乡下任校长的彭措同志临危受命,参加竞聘并当选二中第六任校长。十年来,他带领学校班子上下求索,重德育,抓养成,强管理,兴教研,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把原来的薄弱学校办成了质量管理靠得住,学生家长信得过的好学校。

图2:阿坝电大校友彭措

责无旁贷讲政治 旗帜鲜明抓维稳

彭措同志身为老党员和资深校长,他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复杂的政治风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维护稳定,反对分裂”活动以及2008年的抗震抢险工作中,彭措同志都做得非常出色,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以德服人重修身 以身作则严律己

彭措同志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在教职工中有口皆碑。他性情温和,气质儒雅,从不乱发脾气;他办事沉稳,外柔内刚,认准的事情总要坚持到底。他能不断散发正能量,为身边的人点燃希望之光,开掘信心之源。他常说,校长没有戴在头上的帽子,只有扛在肩上的担子。他把“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总把管理的亮点和质量的提升、生源的突破归功于班子和队伍,淡化领导者个人的作用。在班子里,他以德化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使班子成员团结在他周围。他引导老师们自尊自信,做到不畏权、不羡富、不逐利,认同自身价值,展现个性气质,愉快生活,积极工作,执著追求事业成功。他把学生进校读书的终极目的和任务概括为两句话、六个字:学作人,学做事。

创新德育出成果 文化建设开新花

先搭好养成教育的台,才能唱好课堂教学的戏”是彭措校长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乐学善思,勤于笔耕,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他结合藏区学生实际,编写了以“三字经”、顺口溜等为文体形式的《马尔康县第二中学养成教育歌》,将学校的德育理念和行为要求写入其中,让学生时时对照自己的言行,使班风校风明显好转。马二中养成教育歌谣化的文字材料被州、县两级宣传部门推荐为《四川省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的德育稿件。他还创作了以农牧民子弟“立报国志,逐成才梦”为主题思想的校歌——《梦想的火苗》;创办了记录二中师生成长足迹和进步心声的校刊——《足音》;录制了由他策划并撰稿的学校发展专题片《破茧成蛹话蜕变》;他热衷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乡土教材的开发,参与了嘉绒文化教材《小洛让的故事》的编写工作,创作出《远去的耕牛》、《嘉绒藏家茶香浓》、《懒惰者的悲剧》等课文及阅读材料。这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成果让学校的文化积淀更加厚实,师生的精神生活日益丰盈。

深入课堂兴教研 笔耕不辍促进步

彭措校长深知优秀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他十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并对教师业务升级的途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科教师不阅读不写作,理科教师不做题不实验,就无从提高”。“教师是永远的留级生,如果常年反复揉几本教材还揉不熟,就没有资格说学生”。“培训是教师最大的福利”等等,类似朴素而真切的教育教学箴言发人深省,无可辩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进修培训得来的先进教育理念指导年轻教师教学和写作的同时,自己还承担语文教学,潜心钻研教材,深入课堂听课,分析教学得失,课后用文字记录自己、教师和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他有一大摞管理日记和教学手记,还有60余篇关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好文章,字数多达15万字,其中有部分文章或在报刊上发表,或在大赛中获奖,令同行艳羡不已。

洗尽铅华呈素色 抛去光环从头越

在彭措校长的带领下,马尔康县第二中学不断收获着州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学质量奖、学校管理奖、德育优秀奖等各种奖项,今年6月还被县教育局推荐为“四川省教育先进集体”,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赞誉度节节攀升。如今有来自金川、小金、理县、黑水、壤塘、红原、若尔盖、阿坝等州内诸县的家长慕名送子女到马尔康县第二中学就读,学生数逼近历史最高点。

近三十年间,彭措校长个人也先后获得省级“优秀乡村教师”、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德育先进个人”、“优秀工作教育者”、“两基攻坚优秀个人”、“抗震抢险先进个人”、“优秀校长”等众多荣誉。

2011年,马尔康县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广播电视局联手为彭措校长制作了题为《引领光明的人》的电视专题片,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2015年6月,马尔康县教育局推荐他参加由光明日报社和人民教育网共同发起的“寻找中国好校长”网络投票活动,最终入围全国百名好校长之列,8月份受组委会邀请,到北京参加了“中国好校长事迹报告会”,并获优秀奖。此外,在北京桂馨教育慈善基金会组织开展的“第二届桂馨南怀瑾优秀乡村教师奖”网络评选活动中,彭措校长再次凭借19年的乡村教育经历和长期实践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突出业绩获得同事、同行和网友力挺,从全国百十余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入围20人候选名单,9月初被桂馨基金会邀请到上海参加颁奖盛典,并获得“桂馨南怀瑾乡村教师奖”(简称“南师奖”),从而成为阿坝州第一位获得“南师奖”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他还被评为“阿坝州优秀教育工作者”。面对这些荣誉和光环,彭措校长异常清醒,他在日志中写道:“今日赐我虚名,来日报以实绩”。后面有这样一段话:“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更多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人为之付出一生。我愿意做藏区教育的信徒”。

我们相信,一个有思想有信念、善学习勤实践的校长,定能办活一所学校;一群执着坚定、专业过硬的教育工作者,必将点燃民族教育的希望之火。

扫一扫,欢迎关注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