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扶贫精准发力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31次提及教育,着墨颇多。四川是教育大省,教育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主要发展指标均超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四川仍有45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教育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四川将如何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让每个人平等享有教育机会、教育资源?
“四川将坚持财、人、物大力向贫困地区倾斜,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倾斜,保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本需要。”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他最关心的内容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四川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早已有之。据介绍,过去5年,四川“全面改薄”(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累计投入资金237亿元, 126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通过实施15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等重大改革工程,藏区彝区2012年至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了4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了26%。
在朱世宏看来,教育扶贫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治本之策。“今年四川教育扶贫专项计划安排资金91.83亿元,将帮助全省161个扶贫任务县的100.62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解决就学困难,不因贫失学。”他表示,四川将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基本需要;推进实施“全面改薄”项目、《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养,提升教育质量;实施人才计划,为深度贫困县招录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上学难”的问题有了应对之策,“放学难”的问题又成了关注焦点。
很多地方的中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在三点半左右。这个时间点,多数家长还在上班,无暇接孩子回家,“三点半难题”成了困扰一些家庭的痛点。
针对这一问题,朱世宏表示,2018年四川将推动中小学“课后托管”改革试点,在坚持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下,鼓励广大中小学校结合实际积极作为,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
“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朱世宏认为,“课后托管”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吴 晓)
(微信扫描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