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我校作为唯一一所省属院校发言
2月26日上午,201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省政府副省长杨兴平批示。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世宏作工作报告。
成都中医药大学作为唯一一所省属院校在会上作交流,校长余曙光向大会汇报了我校以聚力改革创新、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工作。
下午,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余曙光传达学习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出,2018年是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攻坚之年、奋进之年。全省教育系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牢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命,致力于回归教育规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育人模式,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成功实施教育“奋进之笔”,形成了“笔直奋进”的生动局面。2019年,全省教育系统将围绕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体系,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措并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事业发展基础保障等七个方面写好“奋进之笔”四川篇章。成都中医药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以下为余曙光代表学校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内容:
以奋进之笔推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
助力四川高质量发展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 余曙光
(2019年2月26日)
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为高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机遇。我校聚力改革创新、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和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立德树人,坚守与变革并重,培养“健康四川”急需的中医药人才
一是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理念。 着力培养对中医药事业有深厚感情、对中医药发展有充分自信、对社会责任有担当精神、对中医药理论有深邃领悟、对中医药实践能力有深入掌握、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刻认识的“六有”一流中医药人才。设立国医书院,培养传统特色突出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2018年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2项、省级11项。
二是积极构建大健康专业体系。 坚持“通人文、重经典、强能力”,有全国唯一的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中药基础基地班,在全国率先开办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九年制教育和中医养生学专业,形成面向大健康时代的学科专业体系。
三是大力建设中医药发展人才高地。 实施“人才强校二十条”和“六大人才计划”,成立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全职引进满足我省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聘任诺奖得主,新建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国家教学名师”“岐黄学者”、省“万人计划”新增人数位居前列。
二 、传承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打造四川文化“走出去”的新名片
一是建设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 学校以成都天回医简研究为重点,会聚一流中医文化研究学者,将四川建设为全国及国际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中心,助力省委文化战略及文化发展的新内涵。学校博物馆获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二是扩大四川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力。 以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中医药教育和医疗为先导,在葡萄牙开创境外中医针灸学历教育先河,在南非筹建“南非分校”,在澳门成立“国际学院”,组建“中国-黑山中医药中心”,在俄罗斯、黑山开办分院,在马来西亚举办糖尿病防治中心,进一步 扩大四川文 化 国际 影响力 。
三、深耕特色,发挥一流学科优势,谱写服务四川发展的中医药篇章
一是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交融升级。 服务“5+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 省部局共建一流中医药大学,与成都市共建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签订校地、校企、校院合作60余个,打造环成中医知识经济圈,成立国家中医智能装备研究院、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中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搭建“中医大•健康谷”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国家中医传承创新基地
二是强化医疗服务能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创新体系。 主动融入并服务“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示范和带动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共建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为附属医院;服务“互联网+医疗健康”战略,牵头组建附属医院医联体联盟。
三是发挥一流学科优势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牵头开展省决咨委“推进我省健康扶贫攻坚的建议”研究; 承担《四川省民族地区卫生十年行动计划》;指导 川产道地 中药材种植与综合开发利用;在中医药产业扶贫、中医药健康服务、医疗卫生能力提升等方面,形成较系统、可复制、易推广的工作机制与经验。
学校精准定位、秉承特色、担当作为,牢记人才培养、服务发展、传承中医药的历史使命,为服务四川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