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当校园文化遇上“互联网+”
《教育导报》6月11日第2版头条以“当校园文化遇上‘互联网+’——西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小记”为题,报道了我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全文如下:
当校园文化遇上“互联网+”
——西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小记
随着互联网日益渗透进高等院校校园,高校的管理者和老师们强烈意识到,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互联网与校园文化融合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高等院校校园网络文化。而与之相伴的,则是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
近年来,西华大学有了一些新鲜和有效的尝试。一个由新媒体、门户网站、“易班”所构筑的新型网络生态,正衍生出鲜活的校园文化景致。
让学生爱上“西瓜君”
5月21日下午,天色突然转暗,一场大雨忽至。正当同学们还在为这场雨带走了连日来的闷热感到惬意时,西华大学官方微信即刻更新了当天的推送。
一句亲切的话语映入眼帘——“西西随手拍:嘘,你听——大雨它刚来过!”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校园的小径、操场的草坪、亭台的屋檐、树丛的新绿,甚至是教学楼上的“大锅盖”,这些平日熟悉的景致,在雨后似乎都有了一番别样的趣味。而一些优美、贴切的心情文字,也让阅读体验更为丰富。
严雯嘉是西华大学凤凰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是学校新媒体运营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官方微博、微信的每日推送和微博协会的管理,是她和37名同学每天的主要工作。
严雯嘉介绍,去年9月,西华大学新媒体部从学生传媒中心“西华社”(记者团)独立,成为了自主运营、独立运作的社团——西华大学新媒体运营中心,下设微信工作室、微博工作室、视觉与美术工作室、推广部。经过8个月的调整、运行,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在内容发布上,他们把镜头对准师生,寻找具有校园特色的报道视角。微博开设“西西推荐”、“西华小黑板”、“西华快讯”、“西华讲堂”、“西华达人”、“西华掠影”等栏目,分享及时资讯、校园趣闻;微信则通过专题策划,展现校情校史、校园风光。
“权威发布独家新闻,以‘新全快’抓住粉丝心理,保持用户黏度,是中心运营的原则。”严雯嘉高兴地告诉记者,目前,“西瓜君”(师生对官微、官博的昵称)已经有3万多粉丝,共发布5000多条微博。每天微博阅读量约15万。在中国青年报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榜单中,“西瓜君”位于四川高校前列。“我们只是一所二本院校,官微、官博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严雯嘉说。
这几天,严雯嘉正在完成毕业论文,《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形象建设路径研究与思考》是论文的题目。对于校园新媒体,她有自己的看法。在她看来,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集成消息,贴近阅读思维,把握内容与思想引导之间的关系,是校园新媒体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思维带给高校管理者们的冲击,不仅是技术、内容、机制的创新,还有思维定性的改变。”严雯嘉写道。
传统媒体“2.0”
去年底,西华大学新媒体联盟成立。学校将全校各级组织的200余个微信、微博登记备案,纳入统一管理和整体运营。传统媒体西华大学广播站的微博微信也在其中。
营运“西华小麦”(广播站官微、官博的昵称)有一段时间了,谈到校园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台长邓锡涛告诉记者,传统媒体在师生当中的影响日渐式微,与网络融合是必然趋势。
他总结说,近年来,学校广播站与新媒体的融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有点像“散兵游勇”,站里各部门都有微博微信,比较“凌乱”;第二阶段则是“抱团发展”,今年初,站里设了新媒体部,把所有微博微信统一归口,进行管理,实现了内容与栏目的集成共享。
与传统的高音喇叭式校园广播不同,网络音频节目能够及时得到听众反馈,而一些情感类的节目更能体现音频节目的优势。副台长徐姝莹经常会去后台,看看哪些原创节目更受大家欢迎。徐姝莹发现,每周一次定时在周四推送的“当爱在靠近”收听率最高。她本来以为小品美文、心灵鸡汤大家都听得多了,“没想到在大学生当中还是很有市场。”
互联网还给邓锡涛、徐姝莹带来了更多惊喜。一位教师在朋友圈分享了小麦的一期节目,在国外做汉语培训的朋友收听后,觉得特别好。便收藏了小麦的公众号,并将小麦的节目作为语言学习的教材向外国学生作了宣传。“以前我们听BBC,现在老外听西华小麦。”徐姝莹提起这件事特别高兴。
“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传统网络门户似乎已经有些落后了。如何将校园网办活,办成学生喜欢看的网站呢?”这是该校宣传部副部长山述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告诉记者,西华大学校园网1998年开始运行,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学校投入建设经费3000多万元,也出台了专门的管理办法。
“新闻网和青年网都是教育部高校百佳网站。新闻网年平均点击量近100万人次,最高单条新闻点击量达8万余次。”山述兰告诉记者,这几年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依托各种平台,融合电子校报、广播、校园电视等多种形式,做到了学校大事小事“一网打尽”。
新鲜事物“E-Class”
2012年,西华大学开始试点建设大学生网络社区——“E-Class”,也就是易班。
在内容建设上,易班主要围绕学生事务管理、新闻信息发布、文化活动开展和学习资源建设,学生实名登录后,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与同学、老师进行在线交流,获取校园资讯,参与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活动,在资源库查找学习资料等。
5月25日,易班的新版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了。具体负责易班建设工作的老师曾雅霓介绍说,在原有基础上,新版整合了学校的其他业务系统,学生可以在手机上获取校园资讯、就业信息、学术活动安排,也可以查询校历、课表、成绩、图书馆借阅详情,开发了校园电话本、一卡通明细功能,集成奖勤补代、课程中心等端口。
在谈到易班的好处时,一名辅导员说,过去不知道学生周末干什么去了,现在只需要登录易班,就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干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一名学生说,以前,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场地受限、知晓率低、参与面窄。依托易班,活动很容易火起来,“特别是暑期,学校100多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每天在易班上交流,非常踊跃。”
易班博客是辅导员网络思政的主要场所,它提升了辅导员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辅导员郭忠林撰写博文480多篇,他的《活在当下,从感恩父母做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NBA》等博文,引起了良好反响。博文传播快,互动性好,受到了学生欢迎。
“易班最早是在上海高校普遍推广的,2012年,正苦于传统校园网存在单向发布、缺乏沟通、趣味性不够、用户分散等问题时,发现了它,于是引入。”在老师们看来,易班不仅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从校园文化角度看,它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也为网络思政找到了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途径。
通过3年的建设,西华易班注册用户超过6万人,日均访问量达到2万多人次。易班已经逐渐成为该校学生事务管理、新闻信息发布、校园文化活动和教育教学互动平台。(■本报记者 谭曲)
《教育导报》报道截图 |
相关链接:
《教育导报》:当校园文化遇上“互联网+”
http://jydb.newssc.org/page/259/2015-06/11/02/2015061102_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