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站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6年3月28日上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基于中国经验的公民教育与国家建构的互动机制研究”开题论证会在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该课题主持人为青年学者——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刘争先。开题论证会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校内专家为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巴登尼玛、刘松林、郑富兴等。开题论证会由郑富兴教授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和博硕士生参加了会议。
刘争先博士从选题缘起、文献述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等六个方面汇报了项目的前期准备情况。评审组专家分别从传统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对于公民教育的影响,公民教育与国家建构互动的类型、互动的具体机制,互动机制的中西方比较、文化背景差异,理论解释的深度等方面提出了中肯而有洞见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前期研究基础扎实,项目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开题论证会的举行为项目的下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题论证会后,檀传宝教授为与会人员做了题为“旧闻与新思:我的研究与思考”的学术报告。檀传宝教授结合自己从事学术研究以来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分享了自己在研究选题、研究论证方面的心得体会,并期望青年研究者做出有担当的为己之学。与会期间,檀传宝教授还利用休息时间为申报2016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教师做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我校于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刘争先博士是首批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巴登尼玛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公民与道德教育,在《道德与文明》、《外国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青少年导刊》、《教育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权威学术媒体转载,表现出较强的学术潜力。进站以来,教育科学学院安排博士后主持每周的教科院博士生论坛,并参与学院教学科研活动,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获得也是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重视青年学者引进、培养的结果。
刘争先博士作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