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组织研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

03.06.2014  19:30

              为加强我校已立项的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确保立项课程如期通过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5月29日下午,我校在狮子山校区第二办公区331会议室召开“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研讨会”。6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负责人和主要团队成员、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任立刚主持。

              任立刚首先结合《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课程建设指南》和教育部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有关要求,对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阶段要求和建设重点进行了梳理和说明,对我校6门教师教育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做了简要分析,对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针对课程建设的网络答疑情况进行了通报,同时对课程建设中的协同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基础资源与拓展资源建设、否决性建设指标、课程建设任务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强调和说明。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计算机学科教学法》、《教育见习与实习》、《幼儿园教育评价》等6门课程负责人和主要团队成员立足自身课程实际,对所主持建设的课程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和交流,并围绕课程在开展课程整体设计、基本资源建设、教学视频拍摄、知识产权界定、拓展资源建设等建设工作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研讨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式和路径。同时,针对各课程组普遍面临的教学视频拍摄问题,教务处现场邀请了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方案。会议还进一步明确了各门课程要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不断加强与课程建设管理单位“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以及教育部指定的课程建设指导专家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设任务,确保高效率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

              据悉,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十二五”期间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养成教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共分课程设计与建设、中期检查与完善、课程验收与整改、课程维护与荣誉认定等主要阶段,目前,陈辉教授主持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已经通过中期检查,将于今年8月接受教育部组织的课程验收;鄢超云教授主持的《幼儿园教育评价》、刘世民教授主持的《教育见习与实习》,靳彤教授主持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周晓林教授主持的《中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谭良教授主持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法》等5门课程将于今年6月接受中期检查,并于明年上半年进行课程验收。课程通过结题验收后,将在“爱课程网”上公开接受社会评价,通过社会评价后,才能最获得“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荣誉。

              下一步,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围绕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加强对各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协助各相关学院和课程组高质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