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省教育厅结对帮扶武胜县 厅领导结对认亲贫困户
“杨书记,我家有八挑田,明年全部种你们推广的优质稻。”听说村里要推广优质稻“宜香优2115”,种子和技术由 四川农业大学 免费提供,69岁的周世斌老人喜出望外,专程找到省教育厅派驻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第一书记”杨驰云,率先报了名。
家住飞来石村的周世斌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近年来,他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儿媳患尿毒症的医药费,除了保险公司赔付,村里还为她申请大病救助,解决了3000元;孙女考上西昌学院,县贫困学生资助中心一次性补助了3000元;儿子在外打工,他本人享受低保,农闲时在村里还可以打点零工。
周世斌是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结对认亲、联系帮扶的贫困户。在飞来石村,像周世斌这样,通过省教育厅结对帮扶,逐渐走出困境的群众还有很多。全村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42名贫困人口,年底有望全部脱贫解困。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后,省教育厅结对帮扶武胜县。今年,朱世宏两次深入武胜县飞来石村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现场规划落实帮扶项目、资金、措施。目前,村里基础建设遍地开花:拓宽通村公路、打造新村院落、平整硬化活动场地、安装全民健身器材,等等。
“现在不论刮风下雨,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穿着皮鞋、布鞋上街了。”走在新修建的硬化路上,70岁的曹继良老人高兴地说。
相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更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搞好生产、发家致富。几年前,谢俊华曾动过种植冬枣的念头,并悄悄试种了10多株。结果由于不得要领,比人还高的冬枣树要么不挂果,要么没长熟就掉果。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朱世宏委托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邓良基教授到武胜举办了《科技扶贫的内涵与途径》专题讲座,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议将冬枣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目前,四川农业大学已将飞来石村确定为该校涉农专业的教育实践基地。冬枣繁育专家邓群仙教授担任技术顾问。
“如果邓教授亲自来指导,今年,我又有信心种植冬枣了。”在刚刚完成土地流转、即将打围翻耕的冬枣新品种推广示范园,谢俊华意味深长地说。
飞来石村正在建设的冬枣新品种推广示范园占地面积将达到35亩,将引进种植崭山大果枣、罗江调元枣、武隆猪肝枣、云南南方枣等新品种。示范园的前期投入由省教育厅和当地政府协调解决,树苗和技术由 四川农业大学 免费提供。进入丰产期后,预计每年可给村集体带来25万元左右的收益。
飞来石村地处川东丘陵,适宜多种粮油作物、经果林木生长。省教育厅鼓励支持村里申请注册了飞来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凡是愿意发展冬枣产业的,合作社将代为购买树苗。今后,田间管理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果实成熟合作社还可以代为销售。”飞来石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曹玉华说。
飞来石村将用两至三年时间,发展冬枣500亩、甜橙200亩、优质稻300亩,改良核桃1500株。
“我们逐步将工作重心由基础建设转移到发展产业上来,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挖掘传统文化,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业,千方百计助农增收,加快推进飞来石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贫困村向幸福美丽新村转变。”杨驰云说。
新闻来源: http://jydb.newssc.org/page/259/2015-11/12/01/2015111201_pdf.pdf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更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