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教育专家:将中国“学好数理化”理念带回去

26.02.2014  13:02
  昨日, 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特鲁斯女士在福山外国语小学观摩课堂中的数学练习《二十四点》。早报记者 张栋 图

  英国人带走“学好数理化”理念

  早报记者 吴洁瑾 韩晓蓉 吴跃伟

  实习生 刘璐茜

  “中国文化中有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希望能把这种文化的理念带回去。”昨晚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英国教育与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说,此行能给英国的学生和父母带去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对数学的重视。

  昨天,特鲁斯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分别走访了建平中学西校、福山外国语小学和上海中学,聆听了两堂数学课,和师生进行了交流。

  特鲁斯说,英国将把数学教育的重心重新放回运算上,并将在11岁学生的考试中禁止使用计算器,希望孩子可以从小打好数学基础。

  代表团参观沪上3所学校

  昨天上午8时许,英国代表团来到建平中学西校,观摩了六年级的数学课《有理数的除法》。课后,代表团成员不停和中国学生交流。特鲁斯说,她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和节奏,教师的讲授很简短,学生的练习穿插其间,教师一步步有条不紊地引导着学生,“这是英国需要学习的。

  上午10时许,英国代表团来到福山外国语小学,观摩由教师郑汝洁执教的一节三年级数学拓展课。

  “大家来比比看,A、Q、K,看谁最先算出24?”郑汝洁的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便立马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这是该校自行开发的数学校本课程《二十四点》,由四张扑克牌上的数字组成一组数,通过四则混合运算,最后得到“24”这个数,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课程结束后,英国代表团成员集体鼓掌, 特鲁斯感叹:“用纸牌这样的游戏来学习数学,关键点是需要教师精心一步步地引导,这对于课程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福山外国语小学校长钱芳表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学校的特色之一,学校会把很多数学教材集中起来对比研究,最终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

  昨日下午2时许,英国代表团抵达上海中学,学生们把特鲁斯请进了校园的虚拟演播室,并对她此行的感受以及中英教育的不同进行了采访。

  上海中学前任校长唐盛昌分析了上海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中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他提到,这缘于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所寄予的较高期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以及师生间良好的关系。

  在谈到如何发现在数学方面有天分的学生,唐盛昌说,有几个因素,如对数学天生的喜欢,在数学学习上不竭的热情和专注,非线性的思维方式和“可持续”的学习策略。

  上海教师爱探讨如何教书

  昨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鲁斯说,此次来上海考察的代表团是由多名英国的数学专家和校长组成的。今后英国要成立30多个数学教学中心,以吸收世界各国的经验。之前已有50位老师来过上海并且带回了优秀的经验,此行的目的是与上海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学习,为英国打造更强的数学奠定基础。

  “因为在英国9月份将推出新的国家课程,针对学生的年龄是5-16岁,所以我们想看看上海怎么教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生是怎么学的。”特鲁斯说,“参观的学校都是非常高质量的。

  特鲁斯提到中英在数学方面存在较大的教学差异。例如,在英国只有中学里有专门的数学教师,而小学的数学教师同时也教授语文、外语等课程,他们希望探索上海这种从小学就有专门教师教授数学的做法是否适合英国。

  另外一点让她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上海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上海的教师会花很多时间和教研组里的同事探讨如何教书、批改作业,但英国的教师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和学生交流上。

  特鲁斯说,她还发现在上海的学校里,如果学生在课上表现得不好,会得到一些课外的辅导,“我们还发现教师会先讲一下数学概念,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甚至还在黑板上写出来。我觉得这种做法能让学生时刻保持在状态中。

  她表示,中国的一些数学教学方法可适用于英国,“我觉得能给英国的学生和父母带回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数学的重视。其实数学对他们将来挣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知道中国文化中有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希望能把这种文化的理念带回去。

   英国将加强运算教学

  特鲁斯提到了中英学生的差异,“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我在和中国学生交流时,问他们将来想做什么,他们说想做科学家,而这样的抱负在英国是很罕见的。这个也可以用来鼓励英国的学生努力从事科学行业。我们有艾萨克·牛顿等伟大的科学家,但我们需要新一代的科学家。

  在谈到PISA测试时,特鲁斯说,英国根据分析结果改革了课程。以前在11岁学生的考试中,是可以使用计算器的,但如今英国又重新把重心放回了运算上,并且在11岁学生的考试中禁止使用计算器,希望他们可以从小打好数学基础。另外,在9月份要推出的新的国家课程中,英国特别添加了计算机课程,希望学生能更早地学习算术和编码。

  “我还要把上海学生学习数学认真勤奋的态度带回英国,中国人认为‘勤能补拙’。我希望上海和英国的教育领域能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互相切磋。” 特鲁斯说,希望英国教育也能给学生加上辩论、乐团等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全面发展。

(原标题:英国人带走“学好数理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