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印发教材勘误表 挑错教师表示或考虑撤诉

16.12.2013  21:10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王志艳) 近日, 郑州语文教师彭邦怀指出人教版语文书的错误 ,并将人教社告上法庭,此事迅速成为舆论焦点。15日,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获悉,该社目前已就出现编校错误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向全国印发了近百万份勘误表。目前,全国使用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所有学校相关任课教师基本都已人手一份。

  对人教社的这一举措,彭邦怀给予了肯定,“这种方式是切实有效的,我也认可人教社诚恳认错、及时纠错的态度,目前的处理方式我还比较满意。

  人教社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件事情对全社上下的触动很大,也促使他们对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深刻反省,未来将加强全流程的责任意识,用心编出让各方真正满意的教科书。同时人教社也欢迎各界人士对人教版教科书的质量进行监督。

  2006年起,彭邦怀就开始关注教材的出错问题,曾通过多种渠道反映,但收效甚微。也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因无人鉴定等各种原因未能成行。而这次纠错经媒体报道获得广泛关注,彭邦怀坦言并不意外,“这说明社会对于教科书的重视”。

  “我的出发点是维护教材的权威性。”做为一家作文培训机构的老师,彭邦怀认为因教材错误导致教学出现问题,既影响自身声誉也影响教材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把问题说清楚、搞明白。“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缺乏识别能力,对于教材只能接受,而教材错误有可能产生的误导,也让教师陷入了教学的尴尬。

  虽然我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五条规定: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但彭邦怀仍希望人教社编出“零差错”的教材,而对于其它教材出版机构的错误,他同样会“较真”,一纠到底。

  目前,法院已正式受理了彭邦怀的诉讼请求,但还未确定具体的开庭时间。彭邦怀对记者表示,基于人教社能及时致歉并纠正错误的诚意,如果能把后续的问题处理好,他会考虑和解撤诉。

  “打官司只是一种形式,不是为了退那几块钱,最终目的是让教材编写方能够改进工作,把问题说清楚、说明白,如果问题处理得及时,也没有再到法院的必要了。”彭邦怀说。

  彭邦怀还借此事批评了当下教师对教材“愚忠”的现象,“认为教材就一定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教科书的权威性应该是最高的,他涉及考试的标准答案,之所以有很多老师不敢、不能质疑也是相信了他的权威性。我们的编辑部门、管理部门、审查部门存在很多漏洞。

  对于这一现象,舆论中亦有反思。一位在江苏教育系统任职的人士就认为,当整个社会包括教师都盲目迷信权威,迷信教科书,我们的教育可能会缺失质疑的精神。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虽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更为重要。对于教科书,少出错、不出错应该是出版者、编选者的自觉,但是对教科书及知识的质疑,才是教书者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没有质疑,只有一味的接受,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缺失是一种必然。

  “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教材经过国家主管部门严格审定,学生在学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接受为主,但不代表不可以质疑。”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

  语文出版社同样承担着教材编写工作,王旭明说,经过此事,业内应吸取教训并反思,教材涉及千百万学生,不能出编校的质量问题,这是基本的要求。他建议应当进一步实行责任制,出了问题要强调谁的责任谁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