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Sloot 教授谈HIV病毒研究

29.10.2013  18:25
HIV研究:很有前景的事业
——Peter Sloot 教授谈HIV病毒研究



            信息技术运用于HIV病毒研究并不是新闻了,这种跨学科的研究催生了许多令人惊喜的成果。而我自己就是跨学科进行HIV病毒研究的,我愿意与大家分享这段经历。

十年前的一次谈话,开启HIV研究之旅
  “你在生物学上有很多完美的解决办法,能不能把研究领域扩展到艾滋病的研究呢?”回忆第一次与HIV研究的“亲密接触”,我忘不了著名流行病专家Chals Bush的建议。
  十年前,我在一次生物学会议上发表了一场演讲。Chals Bush大力赞赏。作为一位艾滋病患者,他深知这项人类之魔还有很多棘手的问题要攻克,便向我作出了加入艾滋病研究的“邀请”。
  会后我与Chals Bush等人带上一些啤酒和零食,一边喝酒一边讨论Chals Bush的病情以及关于HIV的所有复杂问题。我被那些投入艾滋病研究的人所鼓舞,也认为自己可以跨学科做这项工作。那时HIV病毒在全球蔓延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我坚信自己应该致力于此。

让致命病毒有迹可循
  在对HIV的研究中,我采取了另辟蹊径的研究道路。我与我的同事们将病毒在人体内传播时发生的物理化学过程与人类社会行为过程信息联系起来,进而推测自然界的信息处理机制,由此预测病毒的传播路径。这种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分子水平信息(如转录过程)、病毒免疫系统信息和人类社会行为信息结合在一起做研究,实现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结合。我们不仅试图了解大自然如何处理信息,而且通过在计算机中建模,对这种“自然的信息处理”的复杂系统进行仿真。
  如今人们常用的是gold SIR模型,这是一种建立类似平均场的解决方法,而不是建立个别的模型。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社会行为,如怎样与其他人联系,来了解其生理信息,并利用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做细节上的研究,从而扩大到社会普遍模型。
  十年中我们的团队已经培养出多名博士生,并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涉及计算机网格计算以及复杂系统的细胞模拟,为艾滋病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今,我们的研究成果已经被欧洲12家医院采用。我希望今年在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希望与中国学者共同探索HIV的世界
  许多人问过我对于HIV病毒研究前景的看法。我总是信心满满的告诉他们:“这是一件我并不能预知的但是却很有前景的事情,未知的未来是美好的。”目前,我们与很多国际伙伴共同研究几个计划方案。其中包括如何更多地理解生命本质。
  如果我们不是从生物物理学角度而是从信息理论的角度来建立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模型,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我们现在需要努力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能够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体如何进化、原始有机体的变形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理论。我们一直在坚持着这项研究,现在已经在建模中迈出了一大步。
  我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研究有所关注,但非常遗憾的是,因为语言的问题,中国的研究情况我还知之不多。我对中国的艾滋病研究有一些建议:第一,加强国际化合作,中国在已有的艾滋病研究成果上,与国外研究学者加强合作,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影响。第二,鼓励多学科研究,因为研究的任何问题都不是单学科的,多学科研究是极其重要的。这意味着要增加多学科研究的相关经费,发展相关教育,与之相关的考核和评价也应该遵循多学科研究的原则。比如一个计算机专家,不能因为在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而受到批评。第三,鼓励尽量在国家刊物上发表文章。只在国内发表,不利于交流。国际学者也很想了解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这就意味着中国应该加强英语教育。
  我很希望能了解中国在艾滋病上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和中国的研究学者合作,在这条研究路上走得更远更长。


人物介绍:
            Peter Sloot教授研究如何运用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实现复杂系统中的自然信息处理。他已经发表了430余篇论文、专著和书籍。他的最新研究为社会动态学搭建了桥梁。Peter Sloot教授是IEEE TFCC的选定会员,也是JoCS (Elsevier) and FGCS (Elsevier)的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