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教学科研追梦人——记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朱红钧

21.09.2014  12:06

  8月27-28日,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我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教师朱红钧荣获二等奖,经济管理学院教师梁琳荣获三等奖。他们在7月1-3日的四川省选拔赛中分别获得应用学科组和人文社会学科组第一名。图为朱红钧在办公室。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如沐春风
  “朱老师,能推荐几本工程流体力学的参考书吗?”、“能不能麻烦老师帮我解一下这道题?”……每晚朱红钧打开贴吧,诸如此类的问题就铺面而来。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提问,朱红钧总是耐心的予以回复。而这些提问的学生,除了他自己教过的,不少都是“慕名而来”。
  事实上,每晚这样的“贴吧见面会”,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信任。
    “朱老师挺‘潮’的,让我们都没有距离感。”海洋油气专业2013级的杜立兵说,“提问基本上都能在当天解答,效率很高。”除了答疑解惑外,老师还会及时在贴吧、qq群空间更新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该领域的最新政策。
  “90后大学生都喜欢使用新媒体,作为一位青年老师,我希望能够以学生更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朱红钧说。
    课后的交流非常顺畅,课上的交流也是热闹非凡。用学生的话来说,朱老师总能将枯燥的东西讲出“花儿”来。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流行词汇或热点事件,让我们在疲惫的时候,一下子提起精神。”2011级海洋油气专业的潘倩说,“一些很复杂的问题,朱老师也总是用生活最常见的例子来进行说明,非常便于理解。
  “教学要做得好,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放到心上,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学、钻研教学。”朱红钧说,“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如沐春风,这是我理想中的课堂,也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除了作为专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朱红钧还有另外一个身份——2011级海洋油气专业的班主任。为了当好这个班主任,朱红钧真是“动了脑筋”。为了督促同学们认真听课,朱红钧使出了“硬政策”。“如果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没有回答对问题,那么下节课就要坐第一排,否则就按旷课处理。”潘倩说,“刚开始大家有些反弹情绪,觉得老师太过严苛,但渐渐都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在同学们眼中,朱红钧还是一个“知心哥哥”。只要在学习与生活中有任何难题,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找这位“大哥哥”,朱红钧也总在第一时间引导同学。“朱老师是我们心目中的‘男神’,我们都很喜欢他。”2011级海洋油气的李薛说。
   力求新知:带领学生共同成长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教师,朱红钧深以为然。来到学校教学的七年里,朱红钧始终怀有一颗追求进步的心,从各个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
  “在我们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朱老师不仅会‘刁难’我们,也总是‘逼迫’自己。”一位已经毕业的同学介绍说,“老师给我们布置的课题难度往往较大,有时候甚至要用到一些连他自己都从没接触过的软件,这时他总是会花上很多功夫,去试验,去学习,研究透彻后再给我们进行讲解。
  “遇到难度大的课题,我会把自己当成一个新手,去尝试、去摸索,做好充分准备后,再去指导同学们完成。”朱红钧说,“作为一位老师,要时时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只有如此才能教好学生,更好的完成我的教书梦。
  教学是无止境的。为了钻研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朱红钧数十次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听课,并随堂做好笔记。同时,他还经常组织学生座谈,听取学生对课堂的意见。“善于在工作中学习,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这是朱红钧的工作状态,也是学院领导对朱红钧最中肯的评价。
  作为专业课教师,朱红钧总是站在专业领域的前沿,把握科学研究的“脉搏”,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海洋油气的相关知识,朱老师总是信手拈来,对于很多前沿问题的把握,甚至都赶上了不少老教师。”同一教研室的老师说。
  “时代在发展,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关注热点问题,聚焦学术前沿,这不仅能够提升我们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还能不断更新我们的教案,带给学生更广阔的视野。”朱红钧说。
  除此之外,朱红钧还广泛涉猎与专业知识无关的“闲书”,如《教学设计原理》、《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等都是他案头的必备书籍。他认为要想教好书就不能只学一门课,还要广泛的学习心理学、计算机学等知识,这样才能用更了解学生,更好的教授知识。
   勤勉自律:教学科研“花开两枝
  学校2008年度、2011年度课堂教学一等奖,学校2010届、2011届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学校2013学年度研究生优秀教学奖,第九届、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主持及主研项目21项,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3本、教材3本,申报专利71项,担任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
  来到学校的七年里,朱红钧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太多的荣誉。这位学生眼中的好老师,科研室中的佼佼者,到底因何取得这些成绩呢?认真、专注、勤勉、严谨……朱红钧身上有太多这样的标签,或许也正是凭借着这些特质,朱红钧才取得了教学科研“花开两枝”。
  “朱老师做事很专注。六月份天气炎热,朱老师只顾着跟我们讲课,连风扇都忘记开,每天上完课都是满头大汗的,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周,直到有同学发现提醒了他。”12级海油专业的苏同学说起朱红钧的认真负责颇为感动。
  做事总有一股“钻劲”,朱红钧总是给人这样的印象。经管院教师梁琳谈到,“我们一起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朱老师有着一种超乎年龄的稳重,非常认真专注,准备工作做得特别充分。
  “不打无准备之仗。”朱红钧说,“比赛需要准备20节课,要求当场抽签后开讲。我就把20节课都准备齐了,每一节课都有独特的设计,无论抽到哪一节,我都能较为从容的应对,而准备的过程也正是成长与积累的过程。
    朱红钧在科研上的“拼命”也让很多同学印象深刻。“有一次为了赶早课,我早早的去实验室拿头天落下的东西,发现朱老师已经在研究室做实验了。”2013级流体力学研究生赵洪南说,“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同学们也渐渐也变得越来越勤奋,浑身充满了正能量。
  “朱老师是个勤奋、自律的人。他每天早上七点多到实验室,晚上十点才离开教学楼。”潘倩说道,“有段时间,朱老师非常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总是一天当成一天半,甚至当成两天来用。
  如果说勤奋与自律是朱红钧的“制胜法宝”,那么做好时间管理则是他的“秘密武器”。“我每天都会做好计划,安排好事情的优先顺序,尽量不让自己处于手慌脚乱的‘困境’中。”朱红钧说,“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要兼顾好二者,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方法,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平衡之道。
  (杨玉凤 校报记者团 周韵桐 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