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记我校第二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获得者梁琳

15.10.2014  20:15

娓娓道来  新颖课堂培养创新思维

      “梁老师,谢谢您的引导,教会了我很多。”、“很喜欢您,希望以后还能上您的课。”、“孩子比以前更懂事了,谢谢您。”……每学期课程结束时,梁琳总会收到许多这样的信息,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家长的。
      那么,梁琳的课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新颖、生动、轻松、有趣……是同学们对梁琳课堂的一致评价。
      然而看似轻松的课程背后却有着“不轻松”的备课过程。“我会经常跟同学们交流,了解他们的爱好,根据同学们的需求进行课堂设计,并结合当下热点及时修改完善教案。”梁琳说。
      “梁老师很注重课堂气氛,把一个个道理用‘包袱’的形式‘抖’出来,让我们在不经意间领悟到深刻的道理。在她的课上我们总能接触和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黄钰开说。
      梁琳发现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对此,梁琳课堂上采用“任务教学+团队学习”模式,用心设计不同的团队任务,课堂中融合“情景模拟”、“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仅保证了出勤率,更提高了“抬头率”。
      “梁老师总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打开’我们的大脑,帮我们突破思维的局限性。”2012级工商管理专业的王奥婷说。
      为培养学生们公众演讲能力,梁琳在课堂上开发出具有经管特色的英语角和主题演讲活动,并要求同学们在这些活动中“”出新意,这样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口才,锻炼了同学们的胆量,更培养了创新思维。
      “梁老师的课不仅让我变得更加开朗,更让我学会‘想太多’,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廖前强说。


爱生如子  春风化雨育良才
      第二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四川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西南石油大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等奖……从教8年来,梁琳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然而,相比于自身取得的成绩,她更关注学生的成长。
      有学生给梁琳留言说:“梁老师,感谢您记住我的名字,也许这是您教学过程中的一件小事,对我而言却是极大的鼓舞。”   
      为了尽快记住班上同学的名字,梁琳养成在学生花名册上进行标记的习惯,一个学期下来,花名册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对学生的评价。就是这样,梁琳很快地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做到了了然于胸。
      “梁老师是我的‘伯乐’,她挖掘了我的潜力,让我有勇气挑战自我。”获第八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专业竞赛一等奖的高婷婷说,“从没想过自己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是老师给了我机会。
      “梁老师,我又遇到问题了,还想再跟您聊聊。”、“跟室友摩擦不断,好难过。”、“考研、就业,我该怎么选择?”……除了老师,梁琳还是大家眼中的知心姐姐,生活中出现了问题都会找梁琳“一吐为快”。
      “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梁琳说,“我也是孩子的母亲,有时候多跟学生聊聊天,多关心一下他们,有的问题哪怕只是一点好转,都会成为我努力的动力。


言传身教  润物无声传递正能量
      “8月31日,制定新学期的计划。”、“9月4日,准备教师节发言稿。”……梁琳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密密麻麻的记录着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
      每天做计划已经成为梁琳多年来的习惯,她按时间管理的思想将生活中的事情分为了四类:重要紧迫的、不重要紧迫的、重要不紧迫的、不重要不紧迫的。大多数人都会在重要紧迫的事件上投入很多精力,而梁琳却告诉学生,重要不紧迫也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她认为,正是因为不紧迫才会更加容易让人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短期计划时关注长期计划。
      梁琳的这一习惯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很多学生。“我以前有严重的‘拖延症’,在梁老师的影响下开始学着做计划,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做事效率,减少遗漏,还让我在做计划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自己。”2012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周婉纯说。
      《管理的实践》、《习惯的力量》、《积极心理学》……从2006年留校任教以来,梁琳从未停止过学习,无论多忙,都会“”时间,完成自己的读书学习计划。
      梁琳还把读书的好习惯带给学生。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阅读倾向,在所授班级实施发起“经管类专业书籍阅读传递”活动,并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的交流活动。仅两年来,梁琳自费为学生购买的书籍累计达上百本。
      除此之外,梁琳在教学方面的“拼命”也让学生和同事印象深刻。“有一次梁老师感冒的很严重,嗓子都哑了,还坚持给我们上课。”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侯锦娟感动地说。
      “她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做起事来相当拼命,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汉子’。”经管院的一位同事说。(曹正 校报记者团 周韵桐)

梁琳(右一)与学生交流


(本文原载《西南石油大学报》第5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