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得主分享教学感悟
编者按: 为了营造热爱教学、精心教学的良好范围,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从2015年11月到2016年3月,教务处、人力资源部、校工会和信息中心共同举办了我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校共258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赛。通过院级选拔赛推荐出的各学院44名青年教师参加了今年3月举行的校级决赛,经过现场讲课竞赛,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评出了5个一等奖和10个二等奖。经济与管理学院柴俊武、数学科学学院王博、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詹瑾瑜、外国语学院李杰、物理电子学院吴昊等5位教师获一等奖,李剑峰等10位教师获二等奖。新闻中心特专访了获得一等奖的5位青年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体会和经验。
——专访经济与管理学院柴俊武副教授
上好一门课,就如同做好一部电影,首先要有好的“编剧”,其次要有好的导演,最后还要有好的“演员”及其“演技”。这三者缺一不可,上课亦然。无论是给本科生、研究生还是MBA、EMBA上课,我的体会都是,要在课程的“编”“导”“演”三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是“编”。上课的“剧本”,就是教材。经济与管理学院目前所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引自国外的英文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其编排体例都贯穿、体现着浓厚的英美式思维。这种教材自有其特点和优势,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式思维或接受理解习惯。如果照搬过来,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理解的困难。另外,这些教材章节都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如果完全按照英文原版教材的体例去讲授,我们现有的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在上课之前,都会打乱教材体系,重新编排组合,按照中式思维习惯编写“中国版”的“剧本”,首先给学生一幅“知识地图”,让学生在此后的学习中知道每个“知识点”在这个“知识体系”中的大概位置。另外,我也会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在部分具体的知识点上,参照西方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一些国内学者的研究,以扩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第二是“导”。上课的“导演”,主要是教学方式的融合。管理学科既讲究理论,也对实践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课堂教学要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力求将知识传授、理论分析、案例分享等有机结合起来。有时候,还要用“大案例”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研究、讨论、分享,再由老师来做梳理、点评。为了增加课堂的参与度,我还会适当地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或“情境模拟”训练,同学们可以在设定的情境 中扮演“销售经理”“售后服务”“竞争对手”或“客户”等角色进行实战演练。另外,研究型教学也是重要的方式方法之一,如果在某一个点上希望同学认识更深,或发现部分同学对某一些点有进一步探讨的想法,我就会为他们推荐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总之,“导”的目的是要“造境”、要引人入胜。
第三是“演”。上课的“表演”,就是老师讲课时的热情、声调、肢体语言等技巧的组合应用。教学也是有规律、有技巧的,读过师范类专业或了解过教育学相关知识可能对这一点更有体会。我们此前所受的教育都是怎么去对一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而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训练较少。因此,作为年轻教师,我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很有意识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阅读学习了一些教学类或教学技巧类书籍,并观摩学习了很多老前辈的讲课方法,这些让我受益匪浅。另外,在具体的授课实践中,我也深入体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终于在“演”方面更加得心应手。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都非常强,想法很多、很新、很灵活,因此,在课堂上运用一些“演技”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互动的方式中,有两种方式比较有效,其一是“从理论到实践”,即给学生介绍一些理论或观点以及工具,让他们自己寻找印证或体现这些理论的鲜活素材,或思考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哪些实际现象;其二是“从实践到理论”,即给学生介绍很多现实中的素材或现象,让同学们自己分析、总结隐藏在这些商业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或本质规律。
总之,传道授业是一份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问,需要我们像做科研那样好好研究总结。我希望在以后的不断提升中,为同学们讲好营销课程,让同学们在我的课堂上有真正的收获和提升。 (学生记者团 何雨徽 整理)
做一个心中有学生的老师
——专访数学科学学院王博博士
从2012年来到电子科技大学,我已经与成电学子一起度过了四年时光。期间,我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和《数学实验》,并为研究生讲授过《泛函分析》和《图论及其应用》等课程。
学校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视。我刚进校时,学校组织了一系列的青年教师培训,数学科学学院也对青年教师做了系列培训。这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为我们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数学科学学院的徐全智教授在给我们做培训时讲的一句话,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此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说:“一个老师,如果心里有学生的话,他讲的课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也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从我站上讲台给学生讲课开始,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给学生讲好每一节课:“学生能够从我的课堂中学到什么?”“怎么讲学生才会喜欢?”“我这样讲,学生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三年来,我一直努力回答这些问题,并作为我的基本思路贯穿始终。即便到了今天,我也一直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
本次教学竞赛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在比赛过程中,我旁听了几位青年教师的讲课,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好的思路、好的方法。尤其是,他们处在不同的学科,讲课的方法有一定的专业特点,也有一些教学的共性,对我非常有启发。另外,通过这次教学竞赛,我对自己所讲的课程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我按照比赛要求的五个教学阶段进行了准备。蒲和平首席教授也组织了几次线性代数课程组的教研活动,为我的教学设计出谋划策。有时会为了一个问题的讲法或设计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形式非常好。课程组的老师们也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一直在讲的课程内容和讲课方法。所以,在这次比赛中能取得一等奖的成绩,我首先非常感谢我们课程组的老师们,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把《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这门课讲好。《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这门课开设的时间是大一第一学期,是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阶段打基础、入门的重要课程。一方面,《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是他们将来学习数学专业课的一个基本工具,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另一方面,这门课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影响很大,如果我们在大学的第一学期能够开个好头,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我相信他们在接下来的几个学期中,都会学得比较好。所以,我一定会再接再厉,让学生在我的课堂找到学习的趣味、开启数学的大门。 (杨丽可 学生记者团 代姗姗 整理)
让同学们不再对硬件“望而却步”
——专访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詹瑾瑜副教授
我目前主要为本科生讲授《数字逻辑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FPGA硬件设计》等偏硬件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偏硬件”,另一方面还有点“偏理论”。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两种反应:其一是“欺软怕硬”,在硬件面前望而却步;其二是觉得理论与实践有点脱节,不清楚理论与实践的具体联系。
针对这种情况,我一般会采取以下一些方法,尽量让学生克服困难,更好地掌握知识。首先,我会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尽量把理论知识具体化、通俗化,例如同学们去商场买电器时所关注的性能指标,我会从电路设计的角度解读这些指标的好坏与电路设计的关系,让同学们切实感到“原来电路设计和日常生活这么近!”
其次,针对学生“欺软怕硬”的特点,我会把硬件和软件中的知识做对应类比,让学生通过联想已经掌握的软件知识来理解硬件知识。例如,讲“门”的概念时,会涉及“输入引脚”“输出引脚”等,如果只讲“引脚”,学生就会觉得纷乱且难以理解,但当我把“集成芯片”类比成“C语言”中的“库函数”,把“输入引脚”类比为“输入参数”,把“输出引脚”类比为“输出参数”,把“数字电路”类比为“函数表达式”时,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再次,我比较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和系统化。我不提倡学生对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而是在讲课时把知识点串成一条线、形成一个体系,这样,学生就会基于理解而记忆,了解前因后果进而学会应用。文科的课程可能会采取故事化的讲述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理科的课程,在我的理解中,理科的课程要更加注重系统化和逻辑性,同时兼顾通俗化、形象化。
以前我在计算机学院工作时,包括现在在信软学院工作,都观摩过老教师们授课,获益匪浅。这次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观摩了其他青年教师的授课方法,也给我很大的启发。他们的课堂十分精彩,手法丰富灵活,很有课堂吸引力。我很热爱老师这个职业,希望以此次获奖为契机,通过自己的激情和努力,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更多的收获。 (王晓刚整理)
——专访外国语学院李杰博士
我个人的研究兴趣是多元文化(Multiculturalism)及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讲授的课程分别是《英语国家社会及文化入门》和《美国文化概论》,前者是面向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后者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素质教育公选课。在讲授这两门课的过程中,我努力把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贯穿于教学始终。
从教学目标上,我力求拓展学生在历史和文化领域的眼界、格局和高度,引导他们去分析和理解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政治现代性、经济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及演变成因,再结合跨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配以典型的中国参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走向文化反思和建设性重构。简而言之,研习西方,既是寻求和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更要为中国文化和现代性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希望能够在学生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帮助他们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建构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和决策系统。
从教学方法上,我依托于外国语学院的教改和课题组,较早地开展了“研究型+探讨式教学”,并从 “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去贯彻。
在“课前”环节,我会提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照课程的内容要求,选择一个研究专题(如美国历史、美国文化、美国经典文献选读、美/加文化比较等),并按照学术要求撰写论文大纲、阅读专著、查找文献和撰写论文,并最终形成符合学术范例的定稿论文(15000—20000字左右)。在此过程中,我会指导同学们,并帮他们审稿、修改和定稿。定稿后的专题小组论文,提前一周发给全班同学预习和研读,并作为课堂上正式讨论的学术性研讨材料,成为传统教材内容的个性化拓展和学术延伸。
在“课中”环节,学生为主体,我负责引导,总体采用“总—分—总”的三环节模式。在第一个环节,负责专题的同学提纲挈领地讲解自己小组论文的选题思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第二个环节,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对小组的研究结果进行评析和讨论,并就我提前规定的讨论题目,进行深度探讨和问答;第三个环节,由我来给同学们做小结,结合专题要求和论文内容,进行总结、拓展和提升。
在“课后”环节,同学们还需要做两项工作:第一,每个小组要对已经完成,并经过课堂讨论的论文进行改进、强化和提升,尤其是要注意吸收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中提出的改进建议,再次提交的定稿论文在就成为了该小组的学期课程论文;第二,我会针对该领域或该专题,给同学推荐学术专著,每个同学须自选研读两本,在期末时撰写和提交学术性书评。
通过上述“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我力图把个人兴趣、团队合作、深度思考和论文撰写这四大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视野,并努力锻炼同学们学以致用的实际能力和钻研精神。
这种教学方法,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八年。从同学们的反映和成长来看,整体是比较有效的。起初,学生会感觉“压力山大”,但是坚持过后,就是苦尽甘来,很有收获。当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个人教学压力增大,还需要不断学习。此次有幸参加教学比赛,通过观摩和学习其他老师的精彩讲课,我受益匪浅。
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不断提升,为学生们奉献更为精彩的课堂。“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这八个字不仅是我们对学生的期望,也是我作为一个文化研习者对自己的期望。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能与学生们一起成长,也更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类似《美国文化概论》等素质课程的学习,找到超越自我的契机,更好地结合自身兴趣与专业训练,最终成长为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杰出人才! (学生记者团 刘啸天 整理)
让学生在物理中学习方法论
——专访物理电子学院吴昊副教授
从2009年至今,我先后给本科生讲授过公共基础课《大学物理》(上、下),应用物理专业课程《力学》,数理基础科学班的《大学物理(上)》,以及格拉斯哥学院的英文课程《Physics I、II》。这些对同学们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理论基础课程。
同学们学习大学物理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要学习大学物理?尤其是,大学物理对此后将要学习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有什么用处?这种困惑会导致学生产生懈怠心理,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作为任课教师,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物理的作用呢?
对此我会在课程开头就加以说明:物理是理解世界的途径,是专业课程的知识基础,也是学习科学方法的最佳范例。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理解和感受到这些道理。例如,把物理和数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同时发现物理和数学的妙处。很多同学觉得微积分比较有用,尽管学起来有难度,也不惜“刷题”以求好成绩,但他们并不懂得如何把微积分应用到其他领域。而把数学和物理结合,可以启发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样既解决了学习物理的问题,又锻炼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如果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做到这一点,在其他课堂上也会触类旁通。
还有的学生会疑惑:初中、高中都学过物理了,还有必要学大学物理吗?其实,我们高中阶段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针对特殊情况的、比较简单的知识,但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纷繁复杂的,因此,我们要在大学物理课程中通过数学知识的介入,学会模型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和技巧,学习如何处理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最后,我们要把以前学到的知识贯穿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推广到更一般的科学领域。
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学风总体来说很好,但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仍然不能忽视。部分学生为了刷分而学习,这就偏离了教育的目的。也有不少大一的同学对学习没有完整的观念,许多人还沉浸在高中的氛围中,没有督促就不够认真,或者认为某些课程对以后的考研、工作帮助不大而热情不高。我们希望同学们及早转变学习的观念、方式,更主动地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课程的精髓。对于同学们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引导他们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对有志于走学术道路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开放式学术课题,体验研究氛围,或参加科技竞赛,通过自主研究的过程查漏补缺、努力提升。
通过这次教学比赛,我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例如航空航天学院的一位老师拿了好几个飞机模型来直观地展示飞行原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他参赛老师在与学生互动以及多媒体应用方面也展示了各自的经验和技巧,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相比较之下,我在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形象化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寻找更多和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的有趣案例来丰富课堂内容,进一步加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提高和改进教学效果。总之,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我会再接再厉,为同学们带来更加精彩的课堂。 (学生记者团 肖雄 整理)
新闻链接:
根据校教【2015】305号文件精神,经院级选拔赛、校级决赛、公示,并经2016年第十一次校长办公会审定,经济与管理学院柴俊武等5位教师获得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光电信息学院李剑峰等10位教师获得二等奖,特等奖空缺;经济与管理学院等5个单位获得最佳组织奖。
获奖名单如下:
获奖等级 | 姓 名 | 所在单位 |
特等奖 | 空缺 | |
一等奖 | 柴俊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王 博 | 数学科学学院 | |
詹瑾瑜 |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 |
李 杰 | 外国语学院 | |
吴 昊 | 物理电子学院 | |
二等奖 | 李剑峰 | 光电信息学院 |
赵 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熊 江 | 物理电子学院 | |
梁 媛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刘文彬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蒋 杰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
蹇佳君 | 外国语学院 | |
周益民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
赵章志 | 体育部 | |
范 娜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最佳组织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
体育部 | ||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
物理电子学院 | ||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