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世界纺织大会并宣读论文

11.11.2014  19:49

11月3——6日,由英国纺织学会主办,武汉纺织大学承办的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在武汉光谷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纺织产业界、学术界及咨询机构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本届大会共征集全球英文论文有287篇,其中遴选口头报告论文140篇、海报展板论文66篇。我校经济管理学院何涛副教授、姜宁川教授的论文“Study of Mechanism, path to build high-end of China's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构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高端的机制和路径研究)”被选作分会场(Fashion, Design and Education)口头报告,引起了来自英国的Peter Wilson博士等专家热烈交流。

何涛在世界纺织大会上作论文报告

何涛副教授还代表学校邀请英国纺织学会主席Helen.D.Rowe女士到我校访问,Helen主席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何涛与英国纺织学会Hellen主席Trevor先生合影

世界纺织大会有着“纺织业奥运会”之称,自1910年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纺织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围绕“从纤维到服装的纺织创新”,从纺织品的设计与创新,纺织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广受关注的智能纺织品与可穿戴技术等13项会议议题进行探讨。世界各地的纺织行业专家学者带来数十场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彩学术报告,分享行业最前沿的学术成果,探讨交流创新与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纺织行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期,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努力适应世界和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借世界纺织大会,与全球产业实现协调、融合发展,寻求和落实发展中的共同机遇和责任,推进转型升级,也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孙瑞哲,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Gordon Wallace,跨国企业家Nathan、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纺织品物理主席Ron Postle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教授等享誉全球的纺织行业顶尖专业人士分别围绕《中国纺织工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开发新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时代变迁对纺织和服装业带来的启迪》等作特邀主题报告,分享他们在纺织行业最前沿的学术成果。

各国专家的研究报告,精彩纷呈。孙瑞哲副会长认为,中国纺织工业正在依靠多维度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通过智能技术提升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创造价值,努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Gordon Wallace教授指出,在纤维中融入新的功能并且创造新的结构,给传统纺织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无数的商机应运而生。arc材料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发新的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这些材料在能源和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用途。跨国企业家Nathan则通过实例现象,引导大家思考世界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因素对于纺织和服装业的启迪作用。英国纺织学会主席Helen.D.Rowe女士认为:除了面料的创新,纺织产业的创新必须以消费者为导向,让消费者参与设计出他们生活需要的服装。本届世界纺织大会主席、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王训该教授透露:纳米纤维已经可实现批量生产和运用,在实验室研制的最新一批纤维成品比纳米更细。最新纺织纤维制成的过滤罩是100%可以抵挡过滤埃博拉病毒的。武汉纺织大学张如全副教授介绍:将电子产品融入服装中,未来的服装可变为一台可穿戴的计算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衣服会根据穿戴人的即时情绪察言观色,释放出某种特定的气体或者播放音乐,以缓解穿戴者的情绪,他的团队研制出用植物纤维从面上测量身体受压值的衣服,代表着竞技类智能服装研制的世界先进水平。

澳大利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Gordon Wallace作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