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第七届教学竞赛52名青年教师杀出重围进入决赛

23.11.2015  19:57

11月22日上午8点15分,西南交通大学在犀浦校区九号楼正式开始,从575名初赛选手中“杀出重围”的52名教师在教学技艺上各显身手,进行最终的大比拼。

土木工程学院的张育智老师拿出山药棒子当道具,演示力学中的脆性破坏;为了展示最佳教学仪态,峨眉校区电气系的付聪老师拖着行李箱上赛场;交运学院的引进人才杨鸿泰老师潇洒的肢体语言描述统计图表……。这就是11月22日西南交通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现场的情景。这天的决赛,教师们都拿出了自家的看家本领,每个赛场都高潮迭起、创新不断。一道道公式、一个个原理、一个个概念被参赛教师们讲得透彻易懂,课堂教学组织新颖独特。

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筑好基石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性事件,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大的战略机遇。刚刚迈开改革开放步伐的中国领导人冷静观察、从容应对,坚定不移地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了攸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历史抉择,这是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的集中体现。

十二五”时期,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引领,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提高教育质量”,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要求,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教育部长袁贵仁谈到提高教育质量时指出:“只有全面高质量的教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协调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为筑好这块基石,西南交通大学一直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社会全民经商的浪潮中,学校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战旗鼓地开展起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们纷纷积极报名参赛,老教师们甘为人梯,为青年教师们参赛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一个热爱教学、鼓励教学、支持教学的风气在西南交大校园未然展开。从第一届全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开始至今,这个活动一办就是20多年。一代代西南交大人把这个传统继承了下来,延续至今,成为了学校一张耀眼的名片。20多年来,青年教师们通过参赛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把比赛成果带到课一堂教学中,一批批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在西南交大人眼里,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只有提高质量这条生命线才能保得住。尤其是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他们更加认为提高教育质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只有提高教育质量能回应和解决民生的重要内容,才能做到增强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西南交大人的“交大梦”!

比赛是学习的过程

8:45分,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孟涛老师开始授课。他的选题是“扩散对固定化酶反应速率的影响”。孟涛先声夺人,开嗓响亮,再加上整齐的着装,很快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开门见山,一开始就介绍了固定化酶的定义,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他还拿出了固定化酶的实物,“固定化酶就是这个可爱的绿色圆形小东西,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接着孟涛用图形演示了固定化酶的剖面图,又介绍了固定化酶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使用案例,进一步深化大家对固定化酶的认识。

  谈到固定化酶的主要特征——“反应加扩散”,孟涛更是引用了丰富的材料——天津爆炸,火灾口罩...极大地提起了同学的兴趣。他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介绍“扩散系数”这一概念的时候,孟涛端出两只高脚杯,分别倒满冷水和热水,并且很享受地喝了一口水之后说“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引得同学们大笑。

    评委沈火明对孟涛的讲课方式赞叹道:“讲的很好”。赛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孟涛讲到他为这次竞赛准备了很久,“从九月份这个竞赛开始一直在准备,到现在为止准备了两个月左右。”被问到对名次有什么期待的时候,孟涛表示“享受比赛,但不在乎结果。

樊明书老师参赛讲的是经典的“高等数学”。讲课中他巧妙地赋予了数学新的内涵,并以寓言故事为背景,把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分别喻为“”和“”,加上细致的推论,讲述了“幂函数没有指数函数跑的快”。为了全面地讲好“洛必达法则”,樊明书逐个列举了七种命题。课堂上,樊明书声音响亮,吐字清晰,经常走下讲台来到学生身旁互动,加上板书整齐,时间把握精准,赢得在场评委的好评。

人文学院宗桦老师教的是《插花艺术》,每节课前都会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讲的和要实践的内容。对于认真准备的内容,每次自己都很难发现存在的不足。“通过参加比赛,听评委老师的点评以及对不足的指出,将会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实现新的突破”,宗桦谈到。“重要的不是比赛结果,而是在参赛过程中通过不同学科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专家对自己讲课的点评使自己深受启发”,马克思主义学院参赛老师刘莹谈到参加此次比赛的收获时说到。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不仅仅是一场评选的活动,更是一次老师们学习提升的机会。参赛教师在紧张激烈的竞争的同时收获颇丰,生命学院的黄新河老师便指出了此次竞赛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整个比赛让他对更加认真的看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会将这样认真的态度延续到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得知决赛的地点后,很多没有参赛的老师都到现场进行观摩,趁此机会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水平。

新环节 新成员 新气象

生命学院的黄新河老师在讲课结束后步履匆忙的向写作教学反思的9239教室走去。教学反思是本次竞赛中的新增环节,每位参赛老师在结束20分钟的课堂教学后,就要立刻奔赴另一个教室,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一份书面形式的教学反思。“反思对于理工科的老师来说尤为重要,很多抽象的定义只有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数学学院的樊明书老师表示反思不仅让他重新回顾了今天的表现发现了自己的亮点——枯燥定义形象化的理解,同时也找到了不足。

今年研究生组参加比赛老师都是讲授研究生公共课。研究生组的评委田永秀教授对于新加入的研究生组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学校的目标是建立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设立研究生组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现在参赛的课程都是一些公共课、基础课,下一步还可以鼓励一些专业课来参加比赛。校工会副主席、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郑江表示,设立研究生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期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受益。学生评委的加入突出了学生在老师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让本次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作为评委中特殊的新成员,来自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评委叶净静一直认真的聆听每位老师的讲授并给出自己的评判,第一次当学生评委的她对这一身份表示很自豪,在听完老师们讲的课程后,她也从学生的角度与参赛老师进行积极交流。

讲课环节,作为海外引进人才的外语双语组生命学院黄新河用流利英语展示PPT内容,与学生互动,被人称赞为“很有范儿”。“作为评委,我参加比赛的复赛和决赛,感觉学校有一些非英语专业老师的语言能力非常棒”,外语双语组的评委李成坚谈到,这代表了学校青年教师的一种趋势。多次担任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评委雷斌隆谈到,外语双语组的英语水平是一年比一年高,特别是峨眉校区的老师,水平提升得很明显。针对引进人才,他认为,海外引进人才英语能力没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提高讲课艺术,学习讲课技巧。

场上一分钟   场下很用功

为了拔得头筹,参加比赛的老师们都想尽办法积极准备。“我们看到了‘升级版’的杜润!” 学校首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员峨眉校区土木系的黄群艺谈到,平时杜润非常注重教学,为了准备这次比赛,杜润还专门就PPT制作、讲课技巧等内容请教了近期来研修班讲课的台湾大学师资培育中心教授王秀槐。“比起复赛,进步很大,PPT也有了修改”,评委雷斌隆夸赞道。电气工程学院符玲谈到,为了准备这次比赛,课余时间就会在办公室试讲,邀请老师同学现场点评,然后再不断地修改。

参赛老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院从同学、老师到领导都站在身后,默默支持。11月21日,周六,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负责人谢瑜用“诊断”三位马院青年教师讲课的方式,度过了特别的40岁生日。谢瑜曾在2009年获得了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这次比赛,她用自己丰富的经历为马院参赛老师支招。“参赛老师们很辛苦,参加复赛时,三位老师都通宵备战”,谢瑜谈到,为了让参赛老师能够更好地发挥,作为复赛评委的马院党委书记刘占祥、副院长许义文将老师们临场发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反馈给马院的三位老师。为了让参赛选手不紧张,谢瑜还专门到现场,给选手们鼓劲加油。机械工程学院郭立昌介绍到,为了在比赛时讲好《职业生涯与规划发展》课程,机械工程学院与心理中心专门组织了老专家、老教授对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学校领导对此项活动十分重视,每年都有学校领导到场观战。今年的比赛学校党委书记王顺洪因有别的工作不能专程到场,还特地书面批示“工会组织此活动很好!我因有别的工作安排,参加不了。请党办帮我请假。”校长徐飞,副校长蒲云、冯晓云专程到达比赛现场观看教师们的比赛工作。徐飞表示,“老师们讲课很投入,很有热情,令我印象深刻”。他希望通过比赛,多创造“交大模式”、“交大经验”,探索教学中的“交大范式”,将亮点提炼出来进行推广。他强调,在教学中,不仅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由校工会、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人事处、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主办方成立西南交通大学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组委会及组委会办公室。决赛分理工专业课A组、理工专业课B组、理工基础课组、大文科组、外语双语组、研究生组。每位参赛教师的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评委在教师讲课结束后予以及时点评。

与往届相比,本届比赛新增了许多“亮点”。为了与全国高校青年教学竞赛接轨,新增的“教学反思”环节让参赛“青椒”过了一把“国赛瘾”。除此之外,研究生组的加入和学生评委的参加更是让比赛竞争更为激烈。

经决赛评委会评分,并报竞赛组委会审议,共评出获奖教师52人,其中,一等奖12人,二等奖18人,三等奖22人。其中,力学与工程学院范晨光、数学学院冯颖、峨眉校区电气系付聪、外国语学院胡光金、电气工程学院李冀昆、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孟涛、外国语学院孙颖、土木工程学院王宁、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杨鸿泰、土木工程学院张育智、人文学院周东升、建筑与设计学院周斯翔获得一等奖。(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石钰 向莉莉 王静思 汪世春 王丹 陈喜润 廖子恒 王晓彤 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