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也是“信仰的远征”——记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杨毅丰
2019年10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毅丰博士,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特等奖。10月22日晚,杨毅丰曾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为全校思政工作者上专题党课《信仰的远征:红军长征英雄史诗》。听众如此评价他的课程:“听时潸然泪下,不禁唏嘘感叹,听后备受鼓舞,充满干劲儿。”
“我在上课的时候得知自己获得了‘上课’的奖,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个奖不仅是对我教学方式的认可,也代表着西南科技大学在思政课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但在另一方面,我的责任与压力也更大了。教学永无止境,这项荣誉鞭策着我更加努力地前进,希望这门课程以后成为人人喜爱的一门课程。”
长征路途,以信仰为名
杨毅丰在参赛作品《信仰的远征:红军长征英雄史诗》中,描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有为了革命而丢弃孩子的年轻女战士,也有冒着生死危险将绝密情报传递给党中央的专属专员,还有与敌人苦战后伤重被俘断肠自尽的年轻师长陈树湘。杨毅丰主要从“惨败,长征为何出发”“转移,长征怎样出发”“转折,长征如何胜利”“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这四个方面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征全景图。
“本身我是师范出身的,加之不断地训练,对于史料的收集与运用就比较得心应手;其次,我认为数据更能够直观地体现出事件发生的真实情况。”在提到为比赛所做的准备时,杨毅丰说道:“学校、学院教学办给我提供了教学准备,反反复复集体备课,我也在私下进行了数十次的演练,不断地修改、完善,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争取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挑战。”
在杨毅丰的授课内容中,“数”说艰难长征路的部分让在场的师生为之动容,甚至潸然泪下。恰逢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去到长征的纪念馆参观,发表关于新时代怎样走好新长征路的重要讲话。红军长征可谓是一场青春的远征。对此,杨毅丰说道:“我的目的就是想要把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传授给新时代的青年,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学深受师生好评
杨毅丰经常穿一件黑色风衣,戴着朴素的黑框眼镜,个头中等,圆圆的脑袋里经常冒出许多活泼生动的想法,目光睿智和善,话语温和有力,活泼有趣,待人亲切有礼。
“杨毅丰老师上课幽默风趣,不局限于书本,思维广阔,打破了我们对印象中历史课呆板无趣的认知。”“他总是紧跟时代潮流,话语间有着时下最流行的’梗’,经常能够抓住学生们的眼球。”他的学生说道。
“他在生活中平易近人、为人厚道,在教学上严格要求自我,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他的同事说。“杨毅丰同志,深受同学们喜爱,对待教学严谨细致,谦和低调。”他的学院领导对他如此评价。
自2015年来到西南科技大学,杨毅丰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教学与研究,教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四川省“精彩一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西南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西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文科组二等奖,最具人气青年教师奖,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
让“枯燥无味”的近代史焕发新生
杨毅丰任教的4年期间,总共教授了8批学生。他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连90分钟的课都讲不满,剩下10多分钟只能让同学们自己看书温习功课。那时的他,教学经验不足,对课堂时间和节奏的把控都存在问题,也不知道怎么与同学们互动。为了能够上好课,他不断地进行练习,不断地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经常去听教研室其他老师的课,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教学方法。
任教以来,杨毅丰对于教学的激情只增不减,他说:“我热爱着教学,喜欢上课时与同学们互动的感觉,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当同学们沉浸在我讲的故事中,那种气氛带给我快乐。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快乐中得到启示,对历史有了新的体验。”杨毅丰认为,作为当代人民教师,对教育的信仰是立业之基。坚守信仰,方能固守精神家园,方能恪尽责任之心。
对杨毅丰来说,学生们能提供最真实的“用户反馈”。很多理工科的学生会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当作纯理论课,而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国家危难史,具有沉重的历史气息,通过精神的力量,启迪同学们的智慧。为了让同学们知道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为何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从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实现中国梦,杨毅丰不断激发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线上加线下的方式,与同学们互动,了解同学们对于历史的看法,增进同学们的历史体验。“我们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知道学生们最真实的想法,让他们知道历史是充满乐趣和启迪的。”他说道。
“杨老师会把枯燥的历史讲得栩栩如生,会时不时讲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打破我们固有的印象,让我们惊呼,原来历史还有这么有趣的一面!他还会在我们上课走神时,给我们开玩笑,活跃课堂气氛。”汉语言文学1804班李雪珊在上过杨毅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后,这样说道。
不忘思政教师的时代使命
杨毅丰表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的问题。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办好思政课,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办好思政课,自己就要道德高尚,为人师表。当我们的教育系统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自然就会培养出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
作为一名思政老师,杨毅丰认为当代青年价值选择多元化,同学们生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青年人应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在自己人生发展中,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郭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