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首架救援直升机亮相成都 川人可打“飞的”看病了

25.01.2017  19:32

24日,西南第一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机亮相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

几年前一部关于直升机空中救援的日剧Code Blue火爆荧屏,医生们在空中载送患者的过程中,争分夺秒紧急救援的镜头,让观众们印象深刻。而四川人从现在开始,也有了这样的空中120——24日下午,西南第一架航空急救救援直升机亮相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一支航空急救救援队也即将从春节开始为全川人民进行空中紧急救援服务。一旦患上危重疾病或者遇到突发情况,可以打“飞的”看病了!

演习“空中120”惊艳亮相

24日下午一点半左右,伴随着一阵嗡嗡声,一架酷炫的白色直升机降落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停机坪,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提着医疗箱,迅速进入机舱。

据介绍,该院与某直升机救援公司进行合作,成立了该空中紧急救援队伍,而昨天是直升机医疗应急队的首场演习,一共有32名医护人员参与。“他们公司有相关的空中医疗急救资源,而我们则具备医疗急救相应的能力,可以相互合作达到应急救援的目的。”一旦遇上突发灾害,需要应急救灾,或者对特定人群进行医疗救助时,该救援飞机就会派上用场。“毕竟时间就是生命,直升机救援队的速度更快,效率会更高。”

而在飞行过程中,医护人员将根据情况,必须、必要地进行一些急救措施,争取时间,比如止血清创等。“救援直升机的主要功能是对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紧急转运。机上配备呼吸机、负压吸引器、除颠仪、心电监护仪、开拆卸式担架等急救抢救设备以及药品,并可在转运途中实施心肺复苏以及人工辅助呼吸等高级生命支持。”相关医护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春节期间,医院就会进行空中救援排班。“每次紧急出诊都会按照患者情况进行医护人员的配备,基本上是一个医生和一个护士。”飞机上配两张担架,可同时乘坐2-4名医护人员,机组人员2人。

建议建立完善空中救援体系

医院与直升机救援公司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也是建立其空中救援体系的一种尝试。

早在去年,记者就从四川省卫生计生委获悉,我省将启动空中救援体系建设。当时,成都军区总医院就已建成了停机坪,积极响应空中救援。

“直升机对病人的短程运输意义重大。”成都军区总医院院长杨永健说,以心肌梗死患者为例,90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一过,患者的存活率将大打折扣,如果能通过空中救援缩短送医时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有效救治,对患者当然是好事。

但由于编制、经费、人员等原因,绝大多数医院自行配备直升机的条件尚不具备。尽管直升机空中救援在技术上没有大问题,但要大范围推广,还亟待建立完善的空中救援体系。

此前,成都军区总医院的管理层也曾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成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构;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明确救援的原则和范围,由在现场的急救医生依据患者情况及周边环境,判断是否需要直升机参与救援,再向直升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申请,由当地医疗机构和直升机场站根据伤病情况和直升机战备情况决定是否出动。这样,既能避免宝贵的直升机资源被浪费,也能保证直升机救援作为一种常备手段,更加合理公平地运作。同时,应简化飞机动用审批程序,定期进行空地一体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编配应急救援医疗模块,培养“飞行医生”等。

疑问空中救援离我们有多远?

电影里才有的高大上直升机救援,就算在现实中出现,使用者似乎也“非富即贵”。

对此,四川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天发并不这么看。他认为,空中救援也可以成为常态,逐渐得到普及,离老百姓更近。当然,这需要老百姓在参加保险时多交一笔钱,“每个人可能只多交很少一部分钱,但积少成多,通过保险基金分担每次救援的费用,老百姓的负担就很轻。”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原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胡卫建看来,“平民化的空中救援工作,还面临很多复杂的实际问题。”他说,首先面临空中航线开放的问题,这不仅需要跟军方协调,还要与航空部门协调。他认为,为了救援飞机能到达更多地方,需开通多条航线,涉及的航空公司会很多。

同时,胡卫建认为,推动空中救援工作开展仅靠医院、航空公司的力量远远不够,“建议政府全面布局,把它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来推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