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击 水陆空紧急救援——直击2018年阿坝州岷江流域自然灾害应急大演练

10.05.2018  23:09

大演练现场大演练现场。本报记者郝飞摄

  焦点

  5月9日上午10点,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警报长鸣。学生们举着书本挡头,迅速有序地从教学楼中撤离,一场水陆空协同的应急救援行动拉开序幕……当天,2018年阿坝州岷江流域自然灾害应急大演练在阿坝州汶川县、茂县、松潘县三地同时开展。

  这是全省首次流域性覆盖多县多地的联动演练,涵盖疏散避险、道路抢通、废墟搜救、水上救援、空中救人、医疗救护等多个演练科目。

  “地动山摇”之后,各路救援力量紧急行动起来。□本报记者付真卿陈松

有序疏散

  应急响应

  群众按疏散线路转移多部门齐头并进救灾

  演练模拟背景为2018年5月9日上午10点,阿坝州岷江流域发生里氏7.0级地震,汶川县、茂县、松潘县灾情严重。

  灾害发生,考验的首先是应急响应能力。地震发生第一时间,避险和自救最重要。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拉响警报,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映秀镇张家坪村村两委迅速组织群众按紧急疏散线路转移。在松潘,当地政府抽调车辆,组织志愿者在车站、机场等各交通枢纽帮助疏散游客。

  在映秀镇枫香树村,应急救援“第一响应人”在倒塌的农房中发现有被困群众。大家一齐上阵,用简易工具、徒手挖掘等方式,将被困群众救了出来。

  “地震”后,各地防震减灾局立即报告灾情。阿坝州委州政府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发布应急一级响应,调集驻州部队、武警、公安、消防、医疗、民政、国土、水务等部门立即开展抢险救灾行动。

  “地震”导致山石垮塌,阻断了灾区与外界的主要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紧急组织抢险救援队伍,调集数十台重型机械,从多个方向齐头并进,全力打通“生命线”。

空中搜救

  生命救援

  抢救生命是第一要务多路救援同步推进

  灾害发生,千方百计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是第一要务。救援力量同时进行了废墟搜救、水上救援、空中救援3个科目的实战演练。

  “废墟下发现生命迹象!”武警阿坝支队的官兵通过热成像生命探测仪、蛇眼生命探测仪、声波生命探测仪等多种高科技装备,在银杏乡一碗水村的房屋废墟中发现被埋压群众。

  每发现一处,就立即用小红旗标记。救援组随后跟上,用顶撑、破拆装备在废墟中开辟出“生命通道”。完成大的障碍物清除后,为了避免二次伤害,官兵徒手作业将1名群众救出。

  与此同时,汶川民兵水上救援分队的队员们,正驾驶冲锋舟,营救数名被困在河滩上的群众。队员们对受伤群众简单包扎后,将他们安全送上了冲锋舟。

  这时,抗震救灾指挥部接报,张家坪村一位村民受伤严重,但地面交通受阻,无法转运。指挥部立即协调民用通航企业,调派一架直升机紧急前往救援。仅用了15分钟,直升机就将受伤群众安全送抵后方医院。与此同时,多架无人机升空,向受灾地区空投紧急医疗救援物资。

  战勤保障

  电力通信迅速抢通群众手机报平安

  “地震”发生后,电力设备受损严重。15名技术精湛的“岷江水电共产党员抢险突击队员”,第一时间携带电力抢险装备,紧急赶赴受灾现场,迅速设置安全围栏和警戒线,并分3个专业组进行抢修,他们是来自国网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的小伙子们。“4·20”芦山地震时,正是这支应急抢险队率先抵达宝兴县城,成为第一支赶到现场的电力抢险救援队伍。

  “地震”导致汶川映秀地区通信设备严重损坏,通信中断,国家减灾中心和四川省减灾中心派出设备人员紧急支援。诸多抢险救援集结拉动队伍中,携带方舱式应急指挥车、静中通卫星指挥车、应急通信保障车、无人机等装备的通信保障队伍分外醒目。特别是其中的卫星指挥车、无人机、单兵图传、北斗终端等技术装备,迅速采集和传输灾情信息,为行政指挥决策和灾害损失评估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同时,各通信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电信、移动、联通公司采用威萨特卫星通信、应急通信保障车等先进设备,迅速恢复了灾区通信,受灾群众可用手机、电话向远在外地的亲人报一声平安了。

临时安置

  灾后安置

  安置工作紧锣密鼓保障受灾群众“五有

  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医疗和安置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七一映秀中学是映秀镇的灾后应急安置点。20分钟内,各色救灾帐篷就搭建完毕。在医疗救护点,医护人员将受伤人员按病情轻、重、危重和死亡,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作出分类标记,再遵循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分别对伤员采取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

  在映秀镇枫香树村、张家坪村的安置区,党支部、村委会的标牌在帐篷前重新竖立起来,附近的临时警务室也设置完毕。民政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受灾群众送来了面包、矿泉水、方便面等。按照统一要求,所有安置区都能保障受灾群众“五有”,即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在安置受灾群众的同时,卫生防疫人员身着专业防护服,对受灾群众安置点和废墟周边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毒免疫、疫病监测等工作。

  上午11点30分,大演练圆满结束。“本次演练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有效应对,非常具有实战意义。”国家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如此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