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省各救助站接送1.5万人次流浪孩子回家

22.01.2016  09:30

  ∥观察哨

  ◎2015年我省各救助站接送1.5万人次流浪孩子回家

  ◎成都探索家庭寄养救助模式,帮助那些无法受到监护的孩子

  1月4日,遂宁市救助站的车停在射洪县一间破旧的农房门口。当天,救助站工作人员把在外流浪的15岁孩子小诚(化名)送回家。在大家催促下,小诚缓缓走进家门。在小诚心中,父母对他没有爱,仅有的一点记忆就是拳打脚踢。“为什么打我?什么原因都可能!成绩考差了呀,拿(偷)了奶奶一毛钱呀。”小诚说,“只要我爸在家,我立马跑。”

  小诚的情况并非个案。2012年起,我省根据民政部号召,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活动。每年各地救助站要接送1.5万人次的未成年人回家,其中有部分孩子反复进站,多次救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杨伟说。

  离家

  送回家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又跑出来了

  “有没有烟?”小诚伸出两个手指头,熟练地摆出夹烟的动作。这是小诚与记者说的第一句话:“都出来混社会了,跟人打招呼当然不能像个学生。”

  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不少流浪孩子都有轻微犯罪经历,这不难理解,没有生存能力的孩子要在社会上生存,大多靠小偷小摸。

  小诚的父母都是农民,他六个月大时,父母就外出务工,一年最多回来一次。父母不在的日子,小诚由奶奶照看。由于奶奶年纪较大,对小诚的照看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做不来作业,老师特许我抄作业!”谈起读书那段经历,小诚讲了不少事。“老师也有任务的呢,我要是完成不好,他也不好过,就干脆让我抄了。”小诚得意地笑起来,露出一口黄牙。不过,小诚的学业终究没能持续多久,初中读了1个月,就辍学了。

  辍学让父母意识到小诚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将小诚接到身边生活。可仅仅半年后,小诚受不了父母一着急就打骂的管教方式,偷偷离开了家。再次见到小诚时,已经是5个月后。这一次,救助站总共从成都接回4个孩子,大家互相留了QQ号。“在家如果过得不如意,还是要跑。都是兄弟,以后可以照应。”小诚说。

  见过面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小诚父母签字确认,接送流浪孩子回家的工作就算结束。不过救助站也有苦恼:送回家的孩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跑出来了,救助站得再将他们送回,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救助站一家实在不能完成“宝贝回家”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