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敏:企业走出去机会多了成本低了
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实现上下游、跨地区重组,推动产业优化、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无疑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快“走出去”战略实施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鼓励更多国内企业走出去,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放企业对外审批权限、简化对外审批手续等,为企业的境外投资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企业“走出去”实行国际化经营,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壮大整体经济实力的客观需要。这有利于国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出现疲软,促使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吸引外部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并购的机会相对来说增多了,而且交易成本降低了,投资环境也改善了,这些都为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此外,国内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环境与机遇。在我国经济进行深层次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促使企业“走出去”的新动力。
当前,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民营企业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比较大,附加值较低,转型升级的压力尤其迫切。所以,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实现上下游、跨地区重组,推动产业优化、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无疑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对境外投资的民营企业来说有几点要注意。一是要有战略意识。企业“走出去”要抓住发展机遇,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要勇于和善于探索,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是要加强法律意识。要主动学习和了解投资所在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依法经营,重信守约,注意维护国家和企业的自身形象。
三是要坚持本土化经营。要尊重当地的宗教和风俗习惯,妥善处理与投资所在国政府、社会各阶层和民众的关系,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互利共赢。
四是要有责任意识。企业要对派出人员提供必要的保护,对驻外人员进行适当的教育约束,要加强公共外交,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
五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与经验。民营企业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具有机制灵活、行动快速以及较强的捕捉商机能力,希望民营企业积极学习和借鉴国企的成功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本报记者熊建根据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和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境外中资企业年会”发言整理)